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山

凤山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矿市镇南凤山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旧井陉)北有凤山。石太铁路凤山支线通此。

②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根苏木以北。《辽史·太宗下》:大同元年(946)太宗耶律德光死,“葬于凤山,陵曰怀陵”。

③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五十二里健跳镇。《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凤山“在宁海县南一百三十里。山势如凤张翼。明洪武中设兵戍守,以控制海道,建城山上,为健跳所”。

④在今福建顺昌县西。《方舆纪要》卷97顺昌县:“凤山在县西二十里。五峰叠翠, 高数百仞。”

⑤在今福建宁德市北。《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上》:凤山“在宁德县。山分两翼,如凤凰鼓翅”,故名。

⑥一名皇绩山、黄积山。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泉山”条下:“又凤山,在泉山南,山回拱如飞舞,一名皇绩山。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掠凤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复由此入犯。”《清一统志·泉州府》:凤山“势如飞凤,故名”。

⑦在今福建建宁县西。明《寰宇通志》卷47邵武府:凤山“在建宁县西。状若飞凤。或传有樵者见五色禽翔集其上,故名”。

⑧一名凤髻山。在今福建安溪县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安溪县:凤山在“县治北,县之主山也,以形似名”。

⑨即今福建罗源县城内北隅凤山。《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罗源县:凤山在“县治北。山势耸起,两翼如张,因名”。

⑩即今福建罗源县治凤山镇。唐以来历为永贞县、永昌县、罗源县治。1941年设凤山镇,因境内有凤山而得名。

(11)在今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南。据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凤山“形如飞凤,旁有二小峰如翅,故名”。

(12)在今江西吉水县东。《舆地纪胜》卷31吉州:凤山“在吉水县东五里。上有桃花院。下瞰江山之半,有凤凰岩,瀑布自岩而下。故老传云,尝有彩凤飞鸣其上,故名”。

(13)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蚕尾山旁。《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凤山“在东平州(今州城镇)北三十里。群峰环抱,枫林蔽亏,灿若云锦。骚人墨客登览题咏者甚多”。

(14)在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南。《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凤山在“县(治今仁居镇)南三里。一名鹅山,县之主山”。

(15)即今广西凤山县。《清史稿·地理志》东兰土州:“雍正七年降土知州为州同,分辖凤山外六哨地。”

(16)在今四川长寿县西。《方舆纪要》卷69长寿县:凤山“县治西一里有凤山,其形似凤也。一名白虎山”。

(17)一名东山。在今四川巫溪县东。《方舆胜览》卷58大宁监:凤山“直监治之东。亦名东山。际溪千仞,木石苍翠,景物幽绝”。《清一统志·夔州府一》:凤山“在大宁县东一里。……上有观音岩,岩中有月窟、云岩、钓雪、玉环、浮玉、宝华诸胜”。

(18)又名秀岩、来凤山。在今四川井研县东。《舆地纪胜》卷150隆州:凤山“在井研县南,与学官相对”。《清一统志·资州》 “麟山”条下:“凤山在(井研)县东半里,与县学相对。一峰极秀,土人号为秀岩。”

(19)在今贵州遵义市东一里。《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凤山“在宣慰司东。状如凤翥”。

(20)在今云南凤庆县城郊。《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凤山“在府治东,治西亦有此山,两山夹峙,如双凤然,亦名交凤山”。

(21)又名凤翥山。在今甘肃崇信县北梁坡村北。《清一统志·泾州》:凤山“在崇信县北三十里。形如凤翥。下为殿子坡水,聚贯珠、浓露诸泉之水,由汇口之西,南流入汭”。


又称凤翥山。在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村东北、汭河北岸。山腰有龙泉和龙泉寺。“凤翥山有泉,泉在盘古柏之下,柏形如龙,文人雅士称古柏龙蟠,龙伏于泉,故称龙泉寺”。两泉之间有大佛殿、子孙宫、舍利塔、钟楼、山雨楼。悬崖上有三清、庄子、三宫、睡佛、药王、玉皇、吕祖、儿女、梁家祠堂、菩萨等十一个洞窟,东西两台有公刘、东岳、土地、龙王、太白、无量祖师、浑元宫等庙宇,山下有山门及戏楼。


猜你喜欢

  • 青城门

    即霸城门。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 东面南头一门。《三辅黄图》 卷1载: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故名青城门,或曰青门”。

  • 吉阳关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吉阳乡。明置巡司于此。

  • 渭桥市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渭桥乡。清道光 《休宁县志》 乡村图: 城西有渭桥。

  • 白窖岭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白窖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又三十里至茭道口,北至府城五十里,为往来之径道”。

  • 白马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西晋属濮阳国。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徙治滑台城(今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东魏为东郡治。隋开皇中为滑州治,大业初为东郡治。唐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

  • 臭水

    即今四川安县南之秀水河。清嘉庆 《安县志》 卷5: 臭水 “在县南五十里。源出黄茅山下平田中,水黑色微臭,自南流而东过童家滩至臭水场而成河,故场以是水名也。又东流过红石堰、踏水场,入于罗江”。

  • 玛喇巴什厅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甘肃省。治所在玛喇巴什城(今新疆巴楚县西南阿克萨克马热勒)。光绪十年(1884)属新疆省。二十八年(1902)徙治巴尔楚克城(今巴楚县),改为巴楚州。清光绪八年(1882年

  • 彭城郡

    西汉地节元年 (前69) 改楚国置,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邳县西北部,安徽濉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地。黄龙元年 (前49) 复为楚国。东汉章和二年 (

  • 青塞特启勒图盟

    清乾隆三十六年 (1771) 置,属科布多参赞大臣。在今新疆青河县青格里河右岸。该盟游牧地在今青河、富蕴二县境内布尔根河、乌伦古河流域。清祁韵士 《皇朝藩部要略》 卷14: “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部

  • 马山埭

    在今福建惠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马山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马山下。埭以山名。《志》云, 县南为马山埭, 其上流为下曾、黄坑等溪,俱在县西二十余里,南流由埭以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