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
即今贵州凯里县。明嘉靖七年 (1528) 置凯里安抚司。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裁。四十五年(1706) 地入清平县。雍正十年 (1732) 设清平县丞驻此,又设凯里营。咸丰时,张秀眉苗民义军据此。
亦作凯黎。即今贵州省凯里市。元属播州宣慰司。明改凯里安抚司,属都匀府。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改为凯里县。咸丰间为张秀眉领导苗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之一。
即今贵州凯里县。明嘉靖七年 (1528) 置凯里安抚司。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裁。四十五年(1706) 地入清平县。雍正十年 (1732) 设清平县丞驻此,又设凯里营。咸丰时,张秀眉苗民义军据此。
亦作凯黎。即今贵州省凯里市。元属播州宣慰司。明改凯里安抚司,属都匀府。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改为凯里县。咸丰间为张秀眉领导苗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之一。
即今河北安新县。《水经·易水注》: “渥洞口水侧有浑渥城。” 即此。
在今四川理塘县东南五十里。为川藏驿路要站,清有把总驻此。乾隆《卫藏通志》卷4:“火竹卡至火烧坡尖、裹塘宿,计程五十里。”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北汤沟镇。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乡镇》:东乡有汤家沟。
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奚关城 (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明太祖实录》 卷175: 洪武十八年 (1385) 九月甲申,“女直高那日、捌秃、秃鲁不花三人诣辽东都指挥使司来归。自言高那日乃故元奚关总管
春秋地名。即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桃城村。《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桃乡城”条引刘煦曰:“任城有桃聚,即桃乡也。”
在今云南通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新生泉在县东十里。可溉田百亩。”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六十里射埠乡。清乾隆 《湘潭县志》 卷5有射埠渡。
即今山东泗水县西北二十六里柘沟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泗水县西北有柘沟集。
邑名。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崔氏城。《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 (前546),崔成 “请老于崔”。即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古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高密、诸城三县析置,治铺集 (今山东胶州市西南铺集)。因胶河发源于境内,故名。1953年撤销,并入胶南、胶县、诸城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8年由胶县、高密、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