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匈奴

匈奴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又称“”。有学者认为即周代典籍中所见之薰粥、��狁。战国时期,分布于秦、赵、燕(西部)三国之北,三国皆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命蒙恬北征匈奴,取“河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建立了横跨大漠南北的匈奴国家。辖地相当今内蒙古、新疆大部、蒙古国、俄罗斯贝加尔湖东西、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地区及哈萨克斯坦斋桑地区。与西汉和亲后,相约以长城为界。其统治中心——单于庭,在今阴山地区。武帝时,多次与匈奴战争,统治中心移入蒙古国,“漠南无王庭”。宣帝时,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臣服于汉朝,战胜了对立势力。东汉光武帝时,匈奴分裂为二:南下归附汉朝者称南匈奴,入居汉沿边北地、朔方、五原、西河、云中、定襄、雁门、代诸郡,主要在今内蒙古黄河南北之地,单于庭在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留在漠北者称北匈奴,单于庭仍在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地区。和帝时,窦宪等大举北征,抵燕然山(今杭爱山)、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被逼西迁。留在本土之匈奴部落为鲜卑所并。三国以后,南匈奴部分并入鲜卑,大部分逐渐与汉族等融合,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 叶榆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史记·正义》:“本叶榆王属国也。”《汉书·地理志》:“叶榆,叶榆泽在东。”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三国蜀建兴三年(22

  • 巴暖三川营

    旧名古鄯堡。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暖三川营“旧名古鄯堡……城周二里有奇。本朝设守备驻防”。

  • 武将山

    亦名五将山、冯山。在今陕西礼泉县北三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醴泉县: “武将山在县西北五十里。” 唐宝应元年 (762) 肃宗葬于此,名建陵。

  • 珠敦河

    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扎敦河,为海拉尔河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济尔玛台河”条: “又珠敦河,在呼伦布雨尔东一百三十里……源俱出兴安岭,入开拉哩河。” 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地理志 ·

  • 荷泽寺

    又名圣善寺。唐建。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定鼎路东。《次柳氏旧闻》 载: 玄宗尝幸东都,天大旱且暑时,遣高力士疾召天竺僧无畏祈雨。元畏捧水一钵,以小刀搅旋之,顾谓力士云: “雨且至。” 力士催马疾驰,回视

  • 哈柳图河

    ①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海流兔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哈柳图河 “在右翼前旗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虎喇虎之地,东南流合细河、金河二水,入榆林边。至波罗营,会西来之额图浑河,为无定河”。②即今陕西榆林市

  • 竹镇

    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竹镇,“《志》云:宋设巡司及税务于此”。原名竹墩镇,以宋庙讳改名。

  • 三神山

    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传上有不死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战国齐威王、宣王、燕昭王,

  • 罗文坝

    即今四川万源市南二百里罗文镇。《清一统志·四川统部》: 太平营把总驻罗文坝汛。民国《万源县志》 卷1: “清宫保罗思举葬其祖于此 (白鹤) 山下,祖名文,罗文坝以此得名。”

  • 响水堡

    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响水堡 “旧为绥德州属砦,成化二年边臣王復议移黑河山,改名平夷堡。七年,余子俊以平夷水泉枯涸,复还故治”。清初设都司驻守。明正统二年(14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