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山
亦名朔龙山。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8内江县:“城西二里化龙山麓,旧县址也。有长生观,凌风龛及冷然洞。咸淳中,郢有朱真人者,栖其中修炼,有吐纳之术。”
又称华龙山。在陕西省南部,平利、镇坪二县交界处。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2917米,为陕西境内大巴山最高峰。山体由石灰岩等构成。处中国南北生物种类交会地带,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有较多孑遗物种,残存天然巴山冷杉。药用植物丰富,为陕西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素称“药乡”。已建自然保护区。
亦名朔龙山。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8内江县:“城西二里化龙山麓,旧县址也。有长生观,凌风龛及冷然洞。咸淳中,郢有朱真人者,栖其中修炼,有吐纳之术。”
又称华龙山。在陕西省南部,平利、镇坪二县交界处。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2917米,为陕西境内大巴山最高峰。山体由石灰岩等构成。处中国南北生物种类交会地带,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有较多孑遗物种,残存天然巴山冷杉。药用植物丰富,为陕西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素称“药乡”。已建自然保护区。
在今青海西宁市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北川河“番名阿尔坦河。源出西宁边外北五十余里阿尔坦山,南流一百五十余里,有布呼克河自西北来,流一百五十余里,会二小水,入北川河。又南流五
高句丽置,在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旧唐书· 韦挺传》: 贞观十九年 (645)征高丽,唐军 “破盖牟城,诏挺统兵士镇盖牟”。即此。
即今江苏溧水县西北柘塘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溧水县: “柘塘镇在城西北四十里。”在江苏省溧水县西北部、溧水河东岸。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柘塘,人口 4800。镇以柘塘河得名
①唐贞观十 一年 (637) 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元和志》 卷30宾化县: 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先天元年 (712) 改为宾化县。北宋熙宁三年 (1070) 改为宾化砦,四年 (
①在今广西灌阳县北六十里。唐柳宗元尝游此。有诗云:“忆作筹戎事不同,曾闻燕集此岩中。”②在今陕西佛坪县西北。入洋县要路。清嘉庆七年(1802),杨遇春斩白莲教教首苟文明于此。
即温肃州。唐置,治所在大石城 (今新疆乌什县)。即“温肃州”。
即今贵州福泉县东南凤山镇。《清一统志·平越州》:杨老坡驿“在州城东。又有杨老坡站。旧有驿丞。今裁”。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 条下:钟家园堤 “在府 (今临江镇) 东南十余里。《志》云,堤当袁、赣二水之冲,修筑为艰。隆庆三年修城复坏,以沿堤皆沙砾,易于消溃也。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属永顺宣慰司。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清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为土州。属永顺宣慰司。清时废。
东汉改涅氏县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北魏永安二年 (529)改为阳城县。古县名。又作涅氏县。西汉以涅邑置,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属上党郡。北魏永安中改为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