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
即今天津市塘沽区东北北塘镇。明、清均在此设防,并设有炮台。1860年“北塘之战”发生于此。北宁铁路有塘沽支线通此。
区片名。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北部,东濒渤海湾。始建于明初,传以陈姓来此定居,称陈家堡;后以周围多塘淀,且处塘沽以北故易今名。1951年设北塘镇,1988年改为北塘街道办事处,内有街道10余条。沿海盛产鱼、虾、蟹等。为天津市主要水产品基地之一。京哈铁路经此并设站,是杨北公路、津北公路终点。地势险要,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防,并设有炮台。1860年“北塘之战”发生于此。
即今天津市塘沽区东北北塘镇。明、清均在此设防,并设有炮台。1860年“北塘之战”发生于此。北宁铁路有塘沽支线通此。
区片名。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北部,东濒渤海湾。始建于明初,传以陈姓来此定居,称陈家堡;后以周围多塘淀,且处塘沽以北故易今名。1951年设北塘镇,1988年改为北塘街道办事处,内有街道10余条。沿海盛产鱼、虾、蟹等。为天津市主要水产品基地之一。京哈铁路经此并设站,是杨北公路、津北公路终点。地势险要,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防,并设有炮台。1860年“北塘之战”发生于此。
①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两江镇。明设两江口巡司。清改设两江堡,有把总驻防。②即今广西荔浦县北双江镇。清有把总驻守。
唐方镇名。乾元元年 (758) 置观察使。治宣州 (今安徽宣州市),领宣、歙、饶三州。次年废。大历元年 (766) 复置,改领宣、歙、池三州及采石军使。元和六年 (811) 罢领采石军使。景福元年(8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红旗镇附近。《辽史· 地理志》 “松山州” 后附宋王曾《上契丹事》 曰: “又过摸斗岭,一名渡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辽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西北伊逊河西岸。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通川、高城之间。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江原道高城附近。后废。
即林家店。一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四十二里林扒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六年 (1856) 十一月,清军 “搜捕余党,焚林家扒贼穴”。
唐天祐中改文城县置,属慈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乡。五代唐复为文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中避朱全忠父讳改文城县置,治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文城。属慈州。五代唐复改名为文城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世祖纪》: 神䴥四年 (431) 七月, “行幸河西,起承华宫”。
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三十七里贾宋镇。清康熙 《南阳府志》 卷2 《集镇》: 镇平县南有贾宋镇。(1)在河北省南和县西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贾宋,人口2980。建村时贾、宋二姓
清代在新疆乌鲁木齐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设都统,伊犁 (今霍城县南)、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喀什噶尔 (今喀什市) 三处设参赞大臣,分区统辖新疆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帕米尔以东地区及驻防官兵,均受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二十五里。《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有“九十九岗”。宋邢居实《枣阳道中》诗:“岐路剧羊肠,重冈九十九。”《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引胡三省《通鉴》注:“自枣阳至厉乡,道路交错,号九十九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