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河
在今青海西宁市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北川河“番名阿尔坦河。源出西宁边外北五十余里阿尔坦山,南流一百五十余里,有布呼克河自西北来,流一百五十余里,会二小水,入北川河。又南流五十余里,入西宁北川边内。又东南流八十余里,至西宁城南入湟河”。
在今青海西宁市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北川河“番名阿尔坦河。源出西宁边外北五十余里阿尔坦山,南流一百五十余里,有布呼克河自西北来,流一百五十余里,会二小水,入北川河。又南流五十余里,入西宁北川边内。又东南流八十余里,至西宁城南入湟河”。
清顺治十六年 (1659) 改蛮莫安抚司置,属腾越厅。治所在今云南瑞丽市东十里姐勒。乾隆五十二年 (1787) 迁治勐卯城 (今瑞丽市西郊)。傣语 “勐” 为地方,“卯” 为雾濛濛,意即雾濛濛的地方。
又作藤充。唐南诏置,为软化府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史集》 (第1卷)记载,金代时克烈部首领撒里黑汗居斡儿寒(鄂尔浑) 河,在与塔塔儿部战争中,曾移驻Tui-Tagachu之地。其地应在鄂尔浑河源杭爱山之南,清代图籍称为推
1913年改龙江府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改属嫩江省。1946年移治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1955年移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十五里佛光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唐大中十一年(857)重建。寺依山筑,山因寺名。隋、唐时颇为兴盛。原有一座七间三层的弥勒阁,宽七间,有三层。高约32米,是五台山著名佛寺,唐会昌
即兴州。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明史·常遇春传》:洪武二年(1369),“败也速于全宁。进攻大兴州,分千骑为八伏。守将夜遁,尽擒之”。即此。
①在今辽宁彰武县西北柳河上游。《清史稿·地理志》 新民府: “西有新开河自库伦入,为柳河,并入辽中。”②在今吉林双辽县北、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南。为西辽河支流。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辽宁省辽
1947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治沙镇 (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沙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9月撤销,并入聊城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
北宋乾德三年(965)置,属江陵府。治所在今湖北石首市境。寻废。
宋置,属万寿县。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四十里税镇。即今安徽省太和县西北税镇。北宋属万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