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邙山

北邙山

亦作北山、郏山、芒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王田北山”。杜注:“北山,洛北芒也。”《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刘祉“葬于洛阳北芒”。其后,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又《梁鸿传》:鸿过京师作《五噫之歌》:“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元和志》卷5偃师县:“北邙山,在县北二里,西自洛阳县界东入巩县界。旧说云,北邙山是陇山之尾,乃众山总名,连岭修亘四百余里。”


古山名。又称北芒山,即邙山东段。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之王侯公卿多葬于此。东汉梁鸣《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唐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后亦泛指墓地。参见“邙山”。


猜你喜欢

  • 留山

    一名丹霞山。在今河南南召县东。《金史·武仙传》: 天兴元年 (1232),金兵败于三峰山,武仙“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收器械”。即此。(1)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南

  • 汤溪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之汤溪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左则汤溪水注之。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

  • 清溪县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牛鞞县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东北八十里。乾元元年 (758) 属资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入内江县。②一作青溪县。唐永贞元年 (805) 改还淳县置,属睦

  • 葫芦岛支线

    从辽宁锦西 (今葫芦岛市) 至葫芦岛。长 11.9公里。为京奉铁路支线。宣统二年(1910) 动工修筑,1911年建成。

  • 岚州

    ①唐武德六年(623)改东会州置,治所在宜芳县(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元和志》卷14岚州:“因州西岢岚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兴县、岚县、静乐等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楼烦郡,乾元

  • 交黎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即今辽宁义县。东汉改为昌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义县。属辽西郡,为东部都尉治。东汉改名昌黎县。

  • 浈水馆

    在今广东韶关市南。《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浈水馆 “在府城南。宋州守狄咸建”。

  • 看花宫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看花宫。1940年陕甘宁边区新正县迁治于此。

  • 朴子脚

    即今台湾嘉义县西朴子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后,黄茂和领导的抗日义军,曾在此活动。又作朴仔脚。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朴子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后,黄茂和领导的抗日义

  • 衙县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东汉永初五年 (111)曾徙上郡治此。后废。西晋惠帝时复置。寻省。古县名。本春秋秦彭衙邑。西汉置县,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南、北彭衙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