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黟山

北黟山

即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古称三天子都山。黟、歙建县后,通称黟山。东段走向,偏向东北,称北黟山。此段山势峻峭,古属僻远深山区,开发较晚。唐天宝间,太平建县后,始见黄山之名,《元和志》卷28太平县载:“黄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上有泉水,泉侧多黄连。”同书歙县下仍记旧名,曰:北黟山“在县西北二百六十八里,宣、歙二州分界处”。足见此时以此山为分野,南北两州间已开成通衢,新旧两名同时通行于当时。唐宋以来,黄山之名逐渐替代旧名,形成全山主名。世传唐天宝间敕改为黄山,实为后世附会之说。


猜你喜欢

  • 赤石镇

    即今湖南宜章县东北六十里赤石乡。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海丰县西部偏南。面积278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赤石,人口 2200。驻地初名日隆圩,清中叶改今名。镇以驻地为名。1953年属鲘

  • 白云驿

    ①在今广西兴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兴安县:白云驿“在县东北漓江上,驿南有万里桥,漓江所经”。②唐置,即今陕西太白县西南白云镇。

  • 嘉会门

    南宋临安城 (今浙江杭州市) 南门。吴越时名龙山门,北宋改利涉门。《武林旧事》 卷1 《大礼》 载: “自嘉会门至丽正门,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辂往来。” 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

  • 流鞍河

    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7沈丘县: “流鞍河在县东北二十里。《志》 云: 自项城县西接百尺沟,经县境,至江南颍州西二十里而入于颍河。”

  • 曹公城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曹公故城,在县东南六十五里,在吕梁东岸。或言曹公筑此,以守吕布。西岸有城临水,是布之所固也,号曰吕布固。”②在今山东莒南县北。《寰宇记》 卷24莒

  • 真定府

    五代唐改镇州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正定县)。后晋天福七年 (942) 改为恒州,后汉改为镇州,寻复为真定府,后周又改为镇州。北宋复为真定府。辖境相当今河北唐河以西,藁城、元氏以北地区。元改为真定路

  • 契吴山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元和志》 卷4夏州朔方县: 契吴山 “在县 (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 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 曰: ‘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叹曰: 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

  • 汾阳侯国

    西汉初置,属太原郡。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后改为县。西汉初封靳强为侯国于此,治今山西省静乐县西。后国除为县。

  • 浤芝驿

    明置,属安邑县。即今山西运城市西北泓芝驿镇。《清一统志·解州》: 浤芝驿 “在安邑县西北四十五里,西接猗氏县界。旧有驿丞,今裁”。

  • 温情

    即今四川石渠县东南温波乡。民国 《邓柯县图志》 寺院: 温情寺,黄教。地址在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