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卓索图盟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明末,蒙古喀喇沁部、(东)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土默特部编为二旗,合为一盟,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在今辽宁北票市境),故名。隶理藩院,并受热河都统节制。盟境在喜峰口至辽西盛京边墙外,约当今内蒙古赤峰市南部、河北承德市东部、辽宁朝阳市及阜新县。乾隆以来,盟境陆续开垦,设置了平泉、建昌、朝阳、建平、阜新等州县。1914年隶热河特别区,1928年隶热河省。伪满时撤消卓索图盟,其西部诸旗 (喀喇沁部)、县仍隶热河省,东部诸旗 (土默特部)、县划归新设的锦州省。1946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联合会卓索盟分会 (驻赤峰),与热河省共同管辖原昭乌达盟南部及卓索图盟西部各旗县。1955年,并入昭乌达盟。


清初置。为内蒙古六盟之一。设有喀喇沁左、中、右翼和土默特左、右翼二部五旗。会盟于土默特右旗的卓索图(约在今辽宁北票市境内),故名。地域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朝阳市所属地区、阜新以及河北省平泉、承德、围场等县一部分。雍正中以后,随着农垦发展,陆续增置州县,地域逐渐减缩。1950年撤销,辖地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今为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辖地)。


猜你喜欢

  • 南诏

    原名蒙舍诏,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治图城 (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旧唐书·南诏传》: “蛮谓王为诏。” 唐樊绰《蛮书》 卷3: “蒙舍,一诏也。居

  • 巴丘县

    三国吴分新淦、石阳两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北里许。《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建安中,孙策“还定豫章、庐陵,留(周瑜)镇巴丘”,即此。隋开皇中废入新淦县。古县名。三国吴分新淦、石阳

  • 临牂县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东宁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大业初废。 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 属融州。 永元年(650) 又废。古县名。隋开皇十一年(

  • 新招县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置,为绥建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元年(627) 又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

  • 雅尔博罗克裕磋

    即洋卓雍错。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

  • 逻水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镇安府: “又有逻水,发源府北土山峡中,下流至胡润寨,与归顺州之逻水合。”

  • 飒秣建国

    即康国。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新唐书·西域传》: “康

  • 南宾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忠州置,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丰都、石柱、垫江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忠州。唐天宝初改忠州置,治临江县(今重庆忠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忠

  • 伊屯门

    又作伊通边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故址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一统志·吉林二》:伊屯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距法特哈边门一百七十七里,旧设有官兵驻防”。

  • 折泉水

    在今山东五莲县西。《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折泉县:“折泉水北至莫入淮。”《水经·潍水注》 作“析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