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丹州

南丹州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治所即今南丹县。明洪武七年 (1374) 复为南丹州,二十八年 (1395) 废,改设南丹卫。永乐二年(1404) 复置南丹州,属庆远府。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4年改为南丹县。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属宜州羁縻。大观元年(1107年)改为观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名南丹州。元至正末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复置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寻复置,属庆远府。1924年降为南丹县。


猜你喜欢

  • 卢越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林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南。六年(623)属绣州。贞观六年(632)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南。属林州。贞观六年(632年)废。

  • 西藏古地区名。《唐蕃会盟碑· 碑阴 (藏文)》: “东方汉土,威加海之涯岸日之所出之王,彼与珞、(泥) 婆罗迥异。” 此指吐蕃王朝 (约629—842) 所辖之珞地区,在今西藏墨脱县以南喜马拉雅山麓之

  • 黄杨废县

    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方舆纪要》 卷80衡州府衡阳县 “承阳城” 条下:“《志》 云,府西百四十里有黄杨废县,或以为萧梁时所置。”

  • 仪隆县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舆地纪胜》卷188蓬州引《元和志》:仪隆县“以山名”。西魏改为隆城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复为仪隆县。隋属巴西郡。唐武德三年(620)

  • 团山子

    即今黑龙江省饶河县。清为赫哲人居地。1925年饶河县移治于此。民国《吉林新志》下编:“饶河县,土名团山子。”

  • 温泉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4灵寿县: 温泉 “在县治东北二里,俗呼泥河水,隆冬不冻,下流入松阳河。泉旁多稻田,俱赖灌溉”。②在今山西静乐县东。《方舆纪要》 卷40静乐县: 温泉 “在县东

  • 北前旗

    俗称布哈公旗。即和硕特北前旗。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

  • 雒阴

    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史记·魏世家》: 文侯十七年 (前430),西攻秦,“筑雒阴”。《正义》 引 《括地志》: “雒阴在同州西也。”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

  • 唐古拉山

    即当拉岭。土名朝午拉山、查午拉山。又称巴萨通拉木山、当沙买拉山。在今青海、西藏之间。为金沙江上源与怒江上源分水岭。“唐古拉”,藏语意为 “高原上的山”。为长江发源地。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

  • 三游洞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二十五里长江西陵峡东口北岸峭壁,东临下牢溪。唐白居易与弟知退及元微之三人游此,各赋诗,居易为之序。北宋苏轼、苏辙及欧阳修俱有三游洞诗。南宋陆游《入蜀记》:“登三游洞,蹑石镫二里。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