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贞观元年 (627)废。次年 (628) 复置,改为义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南义州,次年废。六年(973) 复置。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为南仪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市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及藤县东南部。贞观元年(627年)废。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贞观元年 (627)废。次年 (628) 复置,改为义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南义州,次年废。六年(973) 复置。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为南仪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市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及藤县东南部。贞观元年(627年)废。
高句骊置,即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古城。《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道里记》:自营州渡辽水,“南至鸭渌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又 《新唐书· 太宗纪》: 贞观二十二年 (648),伐高丽
又作序溪、溆水。即今湖南沅水支流溆水。源出今湖南溆浦县南,北流至县南折西入沅江。《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义陵县:“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古水名。又称序溪。即今沅水支流溆水。《汉书·地理志》武陵郡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九十里。《寰宇记》 卷111江州彭泽县: 浩山 “北临大湖,扬波浩荡”。《明一统志》 卷52九江府: 浩山 “唐李大亮择彭泽山之高者莫若此,因名浩山,而立浩州焉”。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原宣宁县故地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后废。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阊江上游。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水源》:大共水“出大共山。南流八十里,溉田五顷三十亩。西南流百二十里入浮梁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共水“在祁门县东。源出大共山,南流合武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华池镇)东北。《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玉梅川“在县东,与延鸠川俱出子午山,东流入华池水”。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南明河 “源出黑风口诸山泉,西径梁山,又西径奚公山,受薛河支流,又西径白山,入微山湖”。②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方舆经要》 卷121贵阳府: 南明河
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本名普济寺,南宋景定中重建,改名焦山寺。《宋史·高宗纪三》:南宋建炎三年 (1130),“金人至镇江府,韩世忠屯焦山寺邀击之”。即此。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改名定慧寺。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洧州。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 卷1开封府尉氏县: 废康阴县 “在康沟南,因名”。贞观元年(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古亭城置,治今河
①唐大历三年 (768) 置,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招武县 (今四川茂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部地。后废。②唐乾宁元年 (894) 置,治所在奉天县 (今陕西乾县)。辖境相当今陕西乾县、武功、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