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甸镇
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双甸”。
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江海河两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甸,人口1万。清名双甸,又名双店。1912年定今名。1949年为宗奎乡,1956年双北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59年以驻地名改双甸公社。1983年改设双甸乡,1986年置镇。2000年双南乡、石甸镇并入。产稻、小麦、棉花、豆类和蚕茧、淡水鱼等。有纺织、光学仪器、化工、染料、建材等厂。黄如掘等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双甸”。
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江海河两岸。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甸,人口1万。清名双甸,又名双店。1912年定今名。1949年为宗奎乡,1956年双北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59年以驻地名改双甸公社。1983年改设双甸乡,1986年置镇。2000年双南乡、石甸镇并入。产稻、小麦、棉花、豆类和蚕茧、淡水鱼等。有纺织、光学仪器、化工、染料、建材等厂。黄如掘等公路经此。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水经·滱水注》: 唐水 “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 《地道记》 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又 《新唐书·地理志》 唐县: “北有委粟故关。”
北宋置,属陕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元丰九域志》 卷3: 陕州陕县有乾壕镇。
古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与汉代“关东”含义相同。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前361),“河山以东强国六”。《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利砦在 “府西十五里。宋元时置砦于此。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
唐置,在今新疆精河县东。《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又七十里有西林守捉。”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东境。
亦名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市别名。北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 逸文卷2: 王建攻围成都三年未下,建激厉士气: “尝以美言啖之曰: 西川号为锦花城,一旦攻克,玉帛子女,恣我儿辈快活也。”
一名哈布图山。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4: 喀图山 “其木多桦杨,其矿多金,其兽多彪虎、黄熊,善搏人,有鸟焉小而善鸣,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良戛尔图之水出焉,南流,伏于戈壁”。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龙泉乡北大巴山,西与陕西镇坪县,东与湖北竹溪县交界,为大巴山主要通道之一。清光绪《大宁县志》卷1:鸡心岭“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路崎岖,人烟稀少,万峰攒聚,三省咽喉。土人云:陕西界多树
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祥顺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通河县: “县属祥顺山,距县市七十五里。”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安徽界首市北小黄尹城子。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十年 (54)改属淮阳郡。永元十 年 (99) 仍属汝南郡。《史记·陈涉世家》: 秦二世二年 (前208),“吕臣为仓头军,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