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后废为镇。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以安静县改名,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属灵州。元废。
又作岭谿、林谿。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区。“林”,藏语意为洲。清乾隆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南林区。
即今安徽休宁县南五十里五城镇。元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五城村 “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明初废”。
西汉置, 属沛郡。 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东汉改作虹县。
①即今河北沧州市北十五里西花园乡。清乾隆《沧州志》疆域图:北有花园。②在今江西进贤县东。明置巡司于此。清废。在今江西省进贤县东。明于此置巡检司。
元延祐三年(1316)升缙山县置,属大都路。州治即今北京市延庆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此。”故名。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延庆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废。元延祐三年(1
一作昌凝湖。又名昌宁海。在今甘肃金昌市东北。水磨川自永昌县出边墙东北流至宁远堡北四十里潴为湖。清梁份 《秦边纪略》 卷2: “湖在永昌卫北一百里,镇番卫西一百五十里。明万历间,夷青把都据之,与庄浪大松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百余里。《明史·地理志》 休宁县: “西南有黄竹岭巡检司。” 《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黄竹岭 “在休宁县西,张公山西支也。与江西浮梁县接界,地当厄塞”。②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清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十八渡岭在“县北四十里。旧时路在岭下,循环一水,往来凡十八渡。后人避路岭上,遂免迂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