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谷
即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钧“乃自吴儿谷趣潞州”。胡三省注:“吴儿谷在潞州黎城东北、涉县西南。”
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年),赵德钧救援张敬达,将卢龙兵由土门路至镇州,“自吴儿谷趋潞州”,即此。
即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钧“乃自吴儿谷趣潞州”。胡三省注:“吴儿谷在潞州黎城东北、涉县西南。”
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年),赵德钧救援张敬达,将卢龙兵由土门路至镇州,“自吴儿谷趋潞州”,即此。
一名南斑河。在今云南省南部。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南流经思茅市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清《乾隆内府舆图》 作梭江。 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作
明洪武九年(1376)降邛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邛崃市。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邛州。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邛州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属四川省。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
①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平寇县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三年
①先秦古籍中记载吴越地区有五湖,后人解释不一:(1)太湖的别名。《国语·越语下》 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江赋》 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2)指太湖东岸五个与太湖相
在今湖南长沙市城南白沙街附近。为江南名泉。《清一统志·长沙府》:白沙井“在善化县东南二里。广仅尺许,最甘冽,汲之不竭”。
即急水镇。在今安徽望江县南三里吉水。明置急水镇巡司于此。在广东省廉江市中东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吉水圩,人口 6500。明末清初建,因九洲江经此流急,原称急水。清光绪年间取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大隐镇。《新定九域志》卷5: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云: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大隐山,“晋虞喜三召不就,遁迹此山,因以为名”
又作阿巴噶图。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胪滨县:阿巴该图山“蒙古语阿巴该,命妇也;图,有也。当为蒙妇受诰命者所居”。
北周天和二年 (567) 置,为恒州治。治所在盩厔县 (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五里)。建德三年(574) 废。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治盩厔县(今陕西户县西北)。属恒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德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又西为尚力,又西二百里为我撒剌(其西南为计敌巴什,西北为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