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盟

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1915年划为 “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并受黑龙江省监督。1920年取消 “特别区域”,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1945年解放后,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改为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改为呼伦贝尔盟,盟府驻海拉尔市。1949年与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54年兴安盟并入,复设呼伦贝尔盟。1980年将原兴安盟所属旗县划出。据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1: “呼伦贝尔,一作呼伦布雨尔,通称海兰尔。盖其地有池,一曰呼伦,一曰贝尔,官军屯驻二池间,因以名地。” 呼伦贝尔盟即以呼伦、贝尔二湖为名。


旧盟名。1954年由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和兴安盟合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海拉尔、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额尔古纳、根河等市和陈巴尔虎、阿荣、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等旗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二自治旗。行政公署驻海拉尔市(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69—1978年期间,曾改属黑龙江省。2001年撤销,改置呼伦贝尔市。


猜你喜欢

  • 隘口岭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隘口岭 “在县西北二百里,接英山县界”。古为通往湖北的隘口。

  • 五棵树

    即今吉林榆树市西五棵树镇。《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松花江自舒兰入,西北缘德惠界,径五棵树镇,入新城。”《吉林乡土志》:“五棵树,为本县西部重镇。百年以前,在该镇关帝庙左,有榆树五棵,故名。”民

  • 蓝山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东濒青弋江。《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蓝山 “在泾县西南六十里。周三十里。下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李白诗: 蓝岑耸天壁,实兀如鲸额”。②即蓝岭。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新唐书·德

  • 南汤卫

    明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南,龙江注入柳江南岸。后设南汤堡。

  • 原乡县

    东汉中平二年 (185) 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以县在山中高原而名。三国吴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绥州。武德七年 (624) 又废。

  • 东平县

    ①唐贞元四年(788)改宿城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大和四年(830)改为天平县。②辽太祖以东平寨置,为同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南四十里中固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为铜山县。③

  • 威川州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后废。

  • 岐来山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北,与南投县交界处之䓫莱主山。《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北:岐来山。”

  • 造口驿

    即皂口驿。在今江西万安县东南皂口。《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五云驿” 条下: 造口驿 “与造口巡司相近。《舆程记》,自五云驿而南,八十里至造口驿,又百里而历赣州府之攸镇驿,皆溯江之道也”。南

  • 河间路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河间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北河间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地。明洪武元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