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县

1912年改和林格尔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清康熙时于此置二十家子台站。蒙古语称为和林格尔,故名。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归绥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南临山西省。属呼和浩特市。面积 3410 平方千米。人口18.9万。辖1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间房子”。清康熙年间在今县城置驿站,名二十家子。西汉置成乐县(今县西北土城古城),属定襄郡,郡治成乐。三国魏甘露三年(258年)为拓跋力微进据盛乐。力微孙猗卢封代,始筑城为代北都。后来什翼犍即代王位,建都盛乐,并在城南筑新城。唐龙朔三年(663年)置云中都护府,治古盛乐城;麟德元年(664年)改为云中都护府。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云川卫,属山西行都司;后为蒙古土默特部驻牧。清康熙年间置驿站(今城关镇)。乾隆元年(1736年)置和林格尔协理通判厅,二十五年改为和林格尔理事厅,属归绥兵备道。光绪十年(1884年)改抚民通判。1912年废厅置县,属绥远观察使公署。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属和林格尔专区,1950年改属萨县专区,1952年改属集宁专区。1954年改属平地泉专区;同年撤销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撤销平地泉专区,并入乌兰察布盟,随属。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地处大青山南麓,向河套平原过渡区。有浑河、宝贝河等河流。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高粱、谷子、小麦、莜麦、糜黍等,畜产牛、马、羊、猪。特产麻黄、党参、甘草、黄芪等。有金、银、铜、铁、石油、石灰石、云母等矿。工业有化工、地毯、造纸、砖瓦、酿酒、皮革等。丰准铁路、209国道、托凉公路经此。古迹有护马校尉墓、秦长城遗址、汉盛乐城遗址、东汉振武城遗址、唐云州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景水

    涑水河支流。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水经·涑水注》: “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 草市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西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举魏州反,“遣兵渡河焚草市”。胡三省注: “时天下兵争,凡居民在城外,率居草屋以成市里,以其价廉功省,猝遇兵

  • 安国山

    一名太庙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东北。《元丰九域志》卷5:杭州临安县有“安国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一》:安国山“为县治主山,钱镠建城于此”。山南麓有吴越武肃王钱镠墓。

  • 呼伦县

    1920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1940年伪满改设海拉尔市。旧县名。1913年置,治海拉尔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1941年改设海拉尔市。1945年当地解放,仍名海拉尔市。

  • 太公泉

    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北。《水经·清水注》:“(汲县)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庙。庙侧高林秀木,翘楚兢茂。相传云,太公之故居也。晋太康中,范阳卢无忌为汲令,立碑于其上。”

  • 红水

    即今甘肃西部洪水坝河。《明史·地理志》肃州卫:“东南有红水,俱流入白水。”《清一统志·肃州》:红水“在州东南三十里。源出南山,北流合白水, 至下古城东南入讨来河。水有红色,故名”。村名。在甘肃省景泰县

  • 扶安县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普安。南齐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太原省普安。属武平郡。南朝齐废。

  • 王家坪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王家坪村。《清一统志·正定府二》:王家坪“在赞皇县西六十里。本朝顺治初,土寇周山尹、李廷臣等,啸聚纸糊套山为民害。康熙三十七年,……巡抚于成龙招抚之,设守备于此防守。雍正十年改设都

  • 东宁厅

    清宣统二年(1910)析绥芬府置,属吉林省。治所在三岔口(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1913年降为东宁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三岔口。1913年降为县。

  • 白鹿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白鹿矶“在武昌县西九十二里。有神人山”。《宋史·理宗纪》:景定元年(1260),“贾似道表言夏贵等战新生洲,进至白鹿矶, 皆身自督战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