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南左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至巴哈图尔根。”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至巴哈图尔根。”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续汉书 · 郡国志》 新城县: “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水经· 伊水注》: 伊水流径新城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又名鄤子、
即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曰: “宫城在皇城北……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 《元河南志》 亦称: “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
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内。《方舆纪要》 卷59西和县: 柏关寨 “宋南渡时,置寨于此,以保蜀口”。
唐大足元年 (701),郭元振迁凉州都督,于南境峡口置和戎城,即今甘肃古浪县治。
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八百河。《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冶浦河“在县东二里。源出牛头山,北通天长,南入滁河”。
北魏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阎家沟。隋属延安郡。唐武德二年(619)改名金城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甘泉县西北。属金明郡。周废,寻复置。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名金城县。
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攻平昌门,克之。即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即汉魏洛阳故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其地三面临海,一面依陆。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毗舍耶国“宋淳熙间国之酋豪带率数百辈猝至泉之水澳、围头等村,恣行凶暴,戕人无数”,即此。南宋嘉定时,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
清雍正七年 (1729) 分车里宣慰司所辖江内六版纳地置,属云南省。雍正十三年 (1735) 置宁洱县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为府治。哈尼语 “普” 为寨,“洱” 为水湾,意即水湾寨。乾隆
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北之诺敏河,为嫩江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诺敏河 “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六十里。源出北兴安岭,东南流五百余里,入嫩江”。嫩江支流。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源出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