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喀尔喀

喀尔喀

明、清蒙古部名。明代汉文文献译为 “罕哈”,清代译为 “喀尔喀”。明中叶,蒙古达延汗分其地为左、右翼各三万户,喀尔喀为左翼三万户之一,因地在哈剌哈河 (Qalqa) 流域而得名,封其子阿勒楚博罗特、格埒森札共领之。后阿勒楚博罗特子虎喇哈赤率部南迁至辽河流域,其五子分领五部 (五鄂托克,明人称为 “五大营”),为内喀尔喀。五部为翁吉剌特、扎鲁特、巴约特、巴林、乌济业特。明末,翁吉剌特、巴约特、乌济业特三部被并入察哈尔,余众或投明朝,或投后金 (被编入满洲八旗); 扎鲁特、巴林两部归降后金,从征有功,编为内扎萨克蒙古旗,清代属昭乌达盟。格埒森札七子留居故土,分领七鄂托克,分左、右翼,为外喀尔喀。明后期,其势力扩展至杭爱山地区,于是右翼居杭爱山,左翼居土拉河及其以东。格埒森札长子之曾孙、右翼长素巴弟,始号扎萨克图汗; 第三子之曾孙、左翼长衮布,始号土谢图汗; 第五子之孙硕垒居克鲁伦河,始号车臣汗。康熙二十七年 (1688),外喀尔喀三汗所部遭噶尔丹侵掠,皆投归清朝; 三十年,编为外扎萨克蒙古旗三十二个。三十六年,返回漠北。雍正间,从土谢图汗部中分出赛音诺颜部,遂为四部,各设一盟。至乾隆时,外扎萨克喀尔喀蒙古四盟属旗增至八十六个。


猜你喜欢

  • 星津桥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

  • 无雷国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卢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卢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或谓在今伊西洱库尔以东的帕米尔一带。《汉书·西域传》:其国

  • 小濮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方舆纪要》卷34濮州临濮城:“或谓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尝驻兵于小濮,即此。”

  • 西川县

    三国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北。西晋后废。(1)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北。属安定郡。西晋后废。(2)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2年由陕西省绥德、米脂、清涧三县之间的西川地区

  • 清水溪镇

    即清溪场。今四川犍为县西南二十里清溪镇。

  • 侯和

    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景元三年 (262),“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在今甘肃省临潭县东。《资治通鉴》:三国魏景元三年(262年),邓艾破

  • 新溪

    即今浙江临安县西南苕溪。《方舆纪要》 卷90: 新溪 “即南溪之别名也”。元至正十二年(1352),董搏霄击徐寿辉将项普略,军于临安新溪,即此。

  • 蚵蚾矶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马令 《南唐书》 卷14: “ (汪) 台符上书陈民间利病十余条,大率以富国阜民为务,列祖善之。而宋齐邱疾其才高,因使亲信诱台符乘舟痛饮,推沉石城蚵蚾矶下。”

  • 苇泽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井州。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南六十里。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井陉郡。唐初属井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中置,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苇泽城。属恒山郡。大

  • 板场铺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