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门关

土门关

①即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获鹿县:“有故井陉关,一名土门关。”《明史·地理志》 获鹿县:“又有土门关在西,亦曰井陉关。”《方舆纪要》卷10:井陉“亦曰土门关,《地记》:太行八陉,其第五陉曰土门关”。即此。

②在今河南新县西北。旧属光山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白沙关”条下:土门关“在县南九十里”。

③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0河州:土门关“在州西九十里。又州西北九十里有老鸦关。二关俱有官军防戍”。


(1)即“井陉口”。(2)集镇名。在青海省湟中县城东南部。土门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70。相传该村原有八个土台,传说要出“八台总镇”,明朱元璋派军师刘伯温在该村做“斩龙脉”之举。被挖成凹形土豁。清乾隆四年(1739年),当地村民为接通“龙脉”,在土豁上建长38.6米、高2.25米的土拱顶洞道,并建门楼,书“表里山河”横匾一方,还建有庙宇三间,故得名土门关。产春小麦、蚕豆、青稞、马铃薯。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华阴县

    ①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卷29华阴县:“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之。”东汉改属弘农郡。北魏属华山郡,太和十一年(487)移治今大

  • 南桁

    即朱雀航。亦作南航。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镇淮桥附近秦淮河上。因在都城正南,故名。《晋书·王敦传》: “ (王) 敦、(沈) 充首同日悬于南桁,观者莫不称庆。” 即此。即朱雀桁。桁,亦作航。东晋南朝都

  • 水寨

    ①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十五里义门村西黄河中流。《方舆纪要》卷40保德州“保马水关”条:“《志》云,州东北二十里有水寨,地名义门村,黄河中流,岿然屹立,高二十八丈,周围如之。旧尝置寨于此。”②在今广东饶平

  • 打杵关

    一名玉杵关。在今贵州贵定县东。《清一统志·贵阳府》 关隘:打杵关“在贵定县东五里。其地亦名打鼠岭”。

  • 咸平寺

    北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北。《清一统志·夔州府》: 咸平寺 “在奉节县西北,宋咸平中建,魏了翁有记”。北宋咸平年间建,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西北隅。因年号得名。魏了翁有《咸平寺记》。

  • 明祖陵

    又称明第一陵。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南临淮河入洪泽湖口。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朱元璋迁葬其高祖、曾祖、祖父于此。在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东南洪泽湖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修建祖陵,

  • 石脆山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山海经·西山经》:符禺山“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

  • 聚奎山

    即今奎山。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聚奎山 “在日照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5作 “孤奎山”。

  • 可园

    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清咸丰八年(1858)建成。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主要建筑名可楼,底层大厅名可轩。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水池,由环碧廊贯串,构成整体。轮廓

  • 安西州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降安西府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地。1913年改为安西县。(1)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以西蕃十八族部置,约治今甘肃省临潭县附近,曾置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