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农民义军领袖明玉珍由鄂入蜀,连破元军,陆续占有川蜀诸州县。二十年(1360) 据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自称陇蜀王。二十二年 (1362) 即帝位于重庆 (今四川重庆市),国号夏,建元天统,史称蜀夏,势力范围包括今四川及陕南汉中盆地、甘肃文县一带。死后由其子昇继位。明洪武四年 (1371),大将汤和至重庆,明昇降,国亡。历二主,十一年。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农民义军领袖明玉珍由鄂入蜀,连破元军,陆续占有川蜀诸州县。二十年(1360) 据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自称陇蜀王。二十二年 (1362) 即帝位于重庆 (今四川重庆市),国号夏,建元天统,史称蜀夏,势力范围包括今四川及陕南汉中盆地、甘肃文县一带。死后由其子昇继位。明洪武四年 (1371),大将汤和至重庆,明昇降,国亡。历二主,十一年。
在今陕西神木县南太和寨南。《宋史·地理志》 晋宁军: 弥川堡 “地名小红崖,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元废。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长江南岸乌沙镇。清光绪《贵池县志》卷6:乌沙夹镇,“《采访册》:在城西三十里”。
①南宋置,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里,皖、浙二省分界处。《明史· 徐寿辉传》: 至正十一年 (1351) 称皇帝,“明年,分兵四出,连陷湖广、江西诸郡县,遂破昱岭关,陷杭州”。又 《胡大海传》: “从破宁
在今福建漳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仙帽山“在县西北十里。一名西雾山,连接群峰,逶迤盘结,而此山特巍峨秀丽。相传乡人尝避寇于此,寇将迫,忽云雾四合,寇迷不能进,因名”。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
源出今山西长子县西方山,西南流径沁水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 秦川水 “出巨骏山东,带引众溪,积以成川。又西南径端氏县故城东。……其水南流,入于沁水”。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七十八里萧店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咸丰三年 (1853) 六月,太平军与清军 “战于萧店”。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五十里。《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天祐十五年 (918),李存勗进军梁汴京,“次胡柳陂”。即此。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濮城西南。五代梁贞明四年(918年),晋王李存勗自濮州引兵向西,
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明曹学佺《名胜志》:凤凰山“旧有梁武帝寺,宋之问便过襄阳,登凤林山阁。即此处也”。《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凤林寺“在襄阳县东南十里”。
明崇祯十二年 (1639) 改新田营置,属道州。治所在新田营 (今湖南新田县)。清属永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南部、舂陵水支流新田河流域。属永州市。面积100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