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聚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夕阳聚”。唐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即此。
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宛“有夕阳聚”。东汉建武三年(27年)刘秀斩邓奉于此。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夕阳聚”。唐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即此。
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宛“有夕阳聚”。东汉建武三年(27年)刘秀斩邓奉于此。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长沙沟在“县东二十五里。西接运河,东入广洋湖”。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南白家洼附近,一说今禄丰县东南腰站。唐代西爨重城,“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
唐贞元十年 (794) 后南诏改宁北节度置。治所在剑川城 (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剑川湖” 条下: “剑川在州南十五里,即剑湖之尾,曲流三折,形如川字。”康熙 《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景洪市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元属元江路。明废。又作普腾部。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北普文。元属元江路。后废。
即荆湖等路行中书省。以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 而名。《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一年 (1274) “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
①古都之一。本名成周,战国时改名洛阳。以在洛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武元年 (25) 建都于此。故址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三国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以后) 亦都此。《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 《
唐武德七年(624)置,属西利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附近。贞观十一年(637)属微州。后废。唐羁縻县。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四川省攀枝花市南,一说今云南省永仁县北仁和街。属羁縻利州(一作西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普济寺北。清许琰《普陀纪胜》:“灵鹫峰在普济寺后,正南寺之主山,三石嵯峨并立,东峰倍高,约二丈,昂头尖喙,宛似定鸟,故以灵鹫名焉。”②即飞来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
唐开元时置,属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城 (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
西晋元康七年 (297) 分临淮郡置,属徐州。治所在淮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永嘉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