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头水
在今山东莒南县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椑县: “夜头水南至海。” 《寰宇记》 卷24莒县:“椑,《汉志》 注云,夜头水经椑南至海; 又 《舆地志》 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 光绪《山东通志》 卷31谓发源于莒州东南八十里 (今莒南县东北) 之幞头山的寨子河即古夜头水。
在今山东莒南县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椑县: “夜头水南至海。” 《寰宇记》 卷24莒县:“椑,《汉志》 注云,夜头水经椑南至海; 又 《舆地志》 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 光绪《山东通志》 卷31谓发源于莒州东南八十里 (今莒南县东北) 之幞头山的寨子河即古夜头水。
即渤海。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史记·河渠书》: 《夏书》 曰: “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 《集解》: “武帝元光二年,河徙东郡,更注勃海。禹之时不注勃海也。” 又
即今四川喜德县。民国《西昌县志》卷9:同治八年(1869),《周达武征剿建南夷匪碑记》云:“由西堡子取道竹山子,商请李、丁两军由甘相营取道两河口。”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置,为绥建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元年(627) 又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
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东北流折西北流,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称和田河。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7: 和阗河 “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东北流,经和阗城西曰
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五代以后黄河屡决于此。
唐仪凤元年 (676) 以悉州悉唐县置,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与黑水相邻地带。天授二年 (691) 改为静州。唐仪凤二年(677年)置,治悉唐县(今四川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
辽初置,治所在柔服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后改置云内州。
1949年3月当地解放后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秦皇岛市。《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秦皇岛在 (山海) 关西南二十五里。四面皆水,岛居其中。相传秦始皇曾驻跸于此。”在河北省东北部,北靠燕山,东临渤
在今江苏扬州市文庙西南。《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四柏亭,“宋元丰中,邹浩为教授,著《四柏赋》以见志。后彭方为文学掾,植四柏于学宫之南, 因以名亭”。
即弘静镇。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附近。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迴乐县有宏静镇。……按《隋图经》云,宏静县本汉城……后魏立宏静镇,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隋立为县”。即“弘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