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营
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里大召营镇。民国《新乡县续志》卷1:县西有大召营。
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里大召营镇。民国《新乡县续志》卷1:县西有大召营。
在今浙江嵊州市东南五十里金庭乡瀑布山。王羲之(321—379, 一作303—361)字逸少。琅玡会稽(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北魏置,属南秦州。治所在翫当县 (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福津沟)。隋开皇三年 (583) 废。北魏置,治翫当县(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大岸庙村)。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康县和陇南市东南部、文县东北部。属南秦州。
北魏永熙元年(532)置,为东秦州、陇东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西魏改名杜阳县。北周明帝二年(558)迁治今陇县城。大象二年(580)复名汧阴县,仍为陇东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为汧源县
①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诗经· 商颂 · 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注: “卫有观,在古昆吾氏之墟,今濮
亦名拜塔里克。清康熙时建,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下游东岸拜达里克村。
又作大阳埠。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太阳埠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东北有太阳埠汛。
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四合乡。《清一统志·绥定府二》:四合镇“在大竹县”。清设经制外委驻防。乾、嘉间曾设同知于此。(1)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西北部。面积86.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巩
战国燕邑,以涿水得名。即今河北涿州市。《韩非子·有度篇》: “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即此。秦置涿县。古邑名。战国燕邑。即今河北省涿州市。因境有涿水,
即唐大明宫。在今陕西西安市北二里龙首原上。宋程大昌《雍录》卷3:“诸帝多居大明,或遇大礼大事,复在太极,……知太极尊于大明也。太极在西,故曰西内。大明在东,故曰东内。”唐高宗移居大明宫,因在太极宫之东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东南十里,滨渤海,地处冲要。明于此置南海口关,清改为宁海城。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为万里长城东端入海处,形似龙头高昂得名。古建筑于1900年毁,1987年修复。重建之澄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