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清一统志·潮州府》: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民国《大埔县志》卷1:“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蓏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无字,盖即圃也。”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61年迁今治湖寮镇。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潮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镇。《清一统志·潮州府》: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民国《大埔县志》卷1:“盖俗呼有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旷高原仅宜果蓏蔬麻者曰埔。有俗音而无字,盖即圃也。”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61年迁今治湖寮镇。
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讳改义宾县置,属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熙宁四年 (1071) 省入僰道县。②北宋政和四年 (1114) 改僰道县置,为叙州治。治所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慈坝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七布徐之河寨土千户。
北宋置,属秀容县。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
当在今浙江绍兴县南部。《水经·渐江水注》: “鼓吹山之西岭有贺台,越入吴还而成之,故号曰贺台矣。”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六年(1728) 置图根满碟土百户。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特尔洪河,为艾不盖河东源。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5喀尔喀右翼部: “塔尔浑河,旧作他鲁浑。源出旗西南三十里之辱孤山东北平地,北流会爱布哈河,又东北出边,潴为阿勒坦托
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置,属江华郡(后改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五代梁改延昌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延喜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置,治今湖南省宁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置,后为天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北周省入长道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置。治今甘肃省西和县北长道镇。为天水郡治。西魏为南天水郡治。北周废。
元置,属茫部路。治所在今云南威信县境。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后废入芒部府。元置,治今云南省彝良县东北。属芒部路。明初废。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东晋郭璞 《江赋》:“流二江于崌崃。” 《寰宇记》 卷74彭山县: 崌崃山“在县东北十二里,导江从山南合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