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务川县(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思南县北部地。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务川县(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明蒙古族西土默特台吉脱脱在此驻牧建城,故以脱脱为名。1912年改为托克托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直隶厅,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
在今陕西户县西五里。《水经·渭水注》:渼陂水 “出宜春观北,东北流注涝水”。宋敏求 《长安志》 卷15: “ 《十道志》 曰,有五味陂,陂鱼甚美,因误名之。……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涝水。唐宝历二年,敕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三十里冉庄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清苑县图:西南有冉村。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毕克齐的简称。或作毕七沁。蒙古语意为写字的人或文书。清范昭逵《从西纪略》载:“毕七沁,犹华言能书者。传言,元太后命汉官写经,年久不归,安土于此。今人毕其后。蒙古以物名地,率多类此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接河南罗山县界。宋开庆初,蒙古忽必烈入大城关,宋戍军皆溃,即此”。
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姚江之滨桃渡路一带。《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 桃花渡在 “府东北三里,即鄞江渡也。渡北有天成高阜九十有九,独一阜半入于江,谓之江北墩”。自新江桥建成后,渡废。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燕会军土,遂名醼丘。后人语讹为砚丘。”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东地区为迤东。清置迤东道,驻曲靖府 (今云南曲靖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可望入云南会城,遣 (李) 定国徇迤东。……定国亦定迤东诸府”。地区名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元改普日思摩甸长官司。大理国以步日赕改置,驻地即今云南省普洱县。元初改置普日思摩甸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