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
即太武山。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
在台湾省本岛南部,屏东、台东两县交界处。北大武山海拔3090米,南大武山海拔2841米。为高山族排湾人主要聚居地,北大武山被其视为“灵山”。台湾最大降水区域,中心区年降水量在 5000 毫米以上。高雄和台东间东西交通大路经此。
即太武山。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
在台湾省本岛南部,屏东、台东两县交界处。北大武山海拔3090米,南大武山海拔2841米。为高山族排湾人主要聚居地,北大武山被其视为“灵山”。台湾最大降水区域,中心区年降水量在 5000 毫米以上。高雄和台东间东西交通大路经此。
又称蒲松镇。即今上海市长宁区西北部北新泾镇。清同治《上海县志》卷1《镇市》:“北新泾市,县西二十一里。”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上海县:“最西有蒲松镇,一名北新泾,跨吴淞江支流新泾港上。”
一名清。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左传》: 僖公三十一年 (前629),“秋,晋蒐于清原,作五军以御狄”。又,成公十八年 (前573),晋栾书、中行偃 “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生十四年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四十里。《水经·渭水注》:“(狗枷)东川水出南山之石门谷。”《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昭宗“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徙幸石门镇”,即此。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五十里。即古聂家口。以聂索河而得名。古镇名。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宋时河决聂家口,即在其地。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北峰之北,为华山中一峭壁,壁立千仞,上下如削。清光绪《华岳志》卷1引范守已记称:“峡上五里许有山如砺,中有沟如犁辟然,凿石挽索而上。”
西魏置,属开州。治所在汉兴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地。北周改为周安郡。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四面陡削,中通一罅如槽,凿石如磴,登者必攀援而上。《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太华山”条引《旧志》:“登岳之路,自云台观经玉泉院、希夷峡、卧仙坪、洞天坪、十八盘、元天宫、青柯坪,
北魏延昌元年 (512) 置,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置昌州。
元置,属湖广行省八番顺元宣慰司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北。属金竹府。后废。
即共水。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里恭水涧。源于中条山南麓,南流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41芮城县: 恭水 “源出甘枣山,流入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