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城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411),诏“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方舆纪要》卷44朔州:骆城“在州北。汉置骆县,属定襄郡。后汉末废。俗谓之大洛城”。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411),诏“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方舆纪要》卷44朔州:骆城“在州北。汉置骆县,属定襄郡。后汉末废。俗谓之大洛城”。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年 (1904),驻藏帮办大臣凤全道经巴塘,“见地土膏腴,即招汉人住垦,筑垦场于茨梨陇”。即此。
①今北京市西城区南海、中海、北海的总称。金始名太液池。元名西华潭。明初拓建南海,亦称金海。清又称西海子。其水源来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至德胜门汇为积水潭,又经地安门汇为大池。瀛台以南曰南海,瀛台以北曰中
又作骏马河。即今四川会理县境之会川河、城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有天马河,马日千里,后死于蜀,葬江原小亭,今天马冢是也”。《水经·若水注》:“(会无)县有骏马河,水出县东高山。”即此水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一百二十里黄峪岭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周德威闻(刘)西上, 自幽州引千骑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 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
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清同治四年(1865) 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部清军追捻军至此,赖汶光、张宗禹、任化邦利用有利地形设伏,大败清军,僧格林沁被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清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泥山 “在司东三里,四时积雨、山多泥泞。一名梅岭,以梅赏生其上也”。
明置,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盘龙镇。《方舆纪要》 卷68南部县: 盘龙水驿 “在县东二十五里。今属广安州”。
西魏改寒冢戍(空冢戍)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汉阳镇之五斗咀。《隋书·张威传》:王谦作乱,“进至开远,谦将赵俨众十万,连营三十里。威开山通道, 自西岭攻其背,俨遂败走”。即此。
北宋治平元年 (1064) 置,为富顺监治。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熙宁元年 (1068) 废。明洪武四年 (1371) 降富顺州置,属叙州府。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部。属自
在今吉林敦化市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牡丹江“又东北径怀德乡西受黄泥河(河出县西南红石砬东流六十余里入牡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