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蜀国
①北宋淳化四年(993)三月,蜀州青城县农民王小波、李顺起义。十二月小波战死,众推李顺为帅。次年正月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政权,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大蜀国势力范围,据《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顺之变》:“北抵剑阁,南距巫峡”,五月败亡。
②北宋咸平三年(1000)益州兵变,推都虞侯王均为首领,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政权,据《宋史·雷有终传》:“号大蜀,改元化顺。”十月败亡。
①北宋淳化四年(993)三月,蜀州青城县农民王小波、李顺起义。十二月小波战死,众推李顺为帅。次年正月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政权,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大蜀国势力范围,据《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顺之变》:“北抵剑阁,南距巫峡”,五月败亡。
②北宋咸平三年(1000)益州兵变,推都虞侯王均为首领,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政权,据《宋史·雷有终传》:“号大蜀,改元化顺。”十月败亡。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桑干河北。东汉废。②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即今河北阳原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相邻。属张家口市。
西晋太康七年(286)改合浦属国都尉置,治所在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南朝宋移治涧阳县(今横县西南六十里郁江南岸)。齐移治安广县(今横县),后复移治宁浦县。隋开皇九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为黄陂县旧治。《旧唐书·地理志》 黄陂县: “后周于古黄城西四十里独家村置黄陂县。”
在今湖北郧西县南汉水北岸。《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条下: “黄连垭,在县南四十里。舟行自此入汉之埠口也。”
即今江西金溪县东黄通乡。明弘治 《抚州府志》 卷2: 金溪县四十三都有黄通墟。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2: 金溪县东南三十里有黄通墟。
又作桃园集。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七十里桃源集镇。旧属菏泽县。《清一统志· 曹州府一》:桃源集 “在菏泽县西南六十里。本朝设督捕同知驻此”。
古玄水支流。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水经·濡水注》: 温水 “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即此。古今水系变迁多异,今已无法实指。
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为南雄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图经》 云: 后避仁宗嫌,改名曰保昌。” 元为南雄路治。明为南雄府治。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废。十六年(1
十六国后赵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太武殿旁。《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遵僭位后,“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
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南部波罗河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