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贞观六年(632)改属白州,十二年(638)省入博白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属白州,十二年后废入博白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贞观六年(632)改属白州,十二年(638)省入博白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属白州,十二年后废入博白县。
在今广西资源县西北、资江西岸梅溪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全州图: 西北有梅溪口。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阳镇。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有三阳铺,“三阳桥,县北四十里”。
1949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莒沂边县改名,治杨家城子 (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53年撤销,并入沂水、莒县、沂源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4年由莒沂边县与沂北县合置,治杨家城子(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即今山西平顺县东南玉峡关。《清一统志·潞安府》:玉峡关“在壶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曰风门口,在隆虑万山之巅,势极险峻。明嘉靖八年置,今裁”。又作风门口。明置。在今山西省平顺县东南,地处林虑山之巅,势极
一名轑水。即今山西左权县南之清漳西源。《水经·清漳水注》:“轑水出轑阳县西北轑山,南流径轑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寰宇记》卷44辽山县:“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名八赋水,东南
在今四川巫山县北三十里双龙镇。《明史·邵捷春传》:崇祯十三年(1640),“(罗)汝才、(惠)登相越巴雾河,陷开县”。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三十余里苏家屯区驻地。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沈阳县:“苏家屯距县市五十四里。……为南满铁路之抚顺、安奉两线连结地。”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东二十五里。明初废。宋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明初废。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清有外委戍守。《清史稿·地理志》 灌阳县:“北有巨岩堡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