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黑山

大黑山

①在今河北隆化县北一百里。海拔1673米。《清一统志·承德府二》:大黑山“在府北一百八十里。当张三营西北,周百余里,复嶂悬崖,烟峦蒸郁,遥望黝然,伊逊河自北来流绕其足”。

②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金州镇东。《明史·地理志》金州卫:“东有大黑山, 小沙河出焉。”《方舆纪要》卷37金州卫:大黑山在“卫东十五里。绝顶有城,四面悬绝,惟西面一路可通,中有井,昔人避兵处也”。又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宁海县:大黑山“上有古城,相传为唐太宗驻跸处”。

③一名打虎山,又名大虎山。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南大虎山镇。民国《黑山县志》卷2:大虎山镇“在县城南十八里。清初为大黑山堡”。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为辽沈战役重要战场。

④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大黑山在“(吉林)城西南一百里。高三里”。

⑤在今云南昭通市西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昭通府》:大黑山“在恩安县西南四十里。为擦拉河源”。集镇因山为名。

⑥即今青海中部偏南之巴颜喀喇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古尔坤山“其土石黑色,多野兽,饶水草,又产金银矿。蒙古谓黑为喀喇,谓富贵为巴颜,故名巴颜喀喇山”。

⑦指今印度与缅甸交界之那加山脉。一说指缅甸的阿拉干山脉。是古代从中国西南边境通天竺道上的重要山岭。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1:“从那烂陀东行五百驿,皆名东裔,乃至尽穷,有大黑山,计当土蕃南畔,传云是蜀川西南,行可一月余便达斯岭。”《新唐书·地理志》 附“安南通天竺道”作黑山。


(1)山名。(1)又称大赫山、大和尚山、老黑山。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7.5千米。海拔664米,山势崇峻,为市内第一高峰。山中怪石嶙峋,松螺拥翠,景致幽奇,有胜水寺、响水寺、卑奢城等胜迹。胜水寺在东北山腰怪石下,为僧人陈德新、方影山于明洪武初年在旧刹址上重建。有山门、正殿、观音阁等。现存观音阁一楹,前临悬崖。院中有大石一方,光明似镜,能鉴人形。阁后山脚往西为响水寺。有正殿3楹,后依峭壁。殿东山岩下有瑶琴洞,深约37米,清泉自洞中涓涓流出,经院中萦回水道,至墙外泄入山涧,水鸣谷应,如抚瑶琴,故有响水之名。在悬崖陡谷之上,有高句丽时期的卑奢城,山城城墙沿山脊用石块砌成,蜿蜒起伏,扼水陆要冲。隋唐征辽东时,曾征战于此。(2)在吉林省中部,北端伸入到黑龙江省五常市境,南端延伸到辽宁省开原市境。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20千米,宽10~15千米,海拔300~400米。为花岗岩低丘。同名主峰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海拔583米。为吉林省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称大黑山线。矿藏有煤、铁、铜等。土们岭附近有穿山隧道。(2)集镇名。在云南省绿春县西部、坝洒河北侧山麓。大黑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60。因四周山上原为大森林,故名。1966年在此办橡胶场,渐成居民点。1975年三楞公社(后改称大黑山乡)机关迁此。产稻、玉米、茶叶、橡胶、紫胶等。有橡胶场。晋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任峒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元废。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

  • 广安郡

    ①南齐置,属西楚州。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隋开皇三年(583)废。②东魏武定元年(543)置,属廓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境。北齐废。③西魏改广宁郡县,治所在鄣县(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北

  • 洪椿坪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洪椿坪。明胡世安 《登峨山道里记》: “右一水从九老洞,绕洪椿坪而来。” 民国 《重修峨眉山志》 卷4: “千佛庵即洪椿坪。伏牛山楚山和尚开建,德心大师重修。梵宇精洁,结

  • 乌兰山

    在今甘肃靖远县南。《明一统志》卷37靖虏卫:乌兰山“在卫城南一百二十里。唐有乌兰县以此山名”。又称城南山。在甘肃省靖远县城南。树木苍郁,绿云拥黛,昔为“靖远八景”之一,名曰“乌兰耸翠”。山上古建筑鳞次

  • 栅虚岭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与宁海县界上。《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 栅虚岭在“县南六十里。南去宁海县亦六十里,宋建炎中亦栅戍守于此,为海道之冲要”。

  • 疋末

    西藏古地名。即匹播。《张说之文集》载:“拨川王论弓仁者,源出于疋末城,吐蕃赞普之王族也。”地在今西藏穷结县穷结雪。

  • 石湖寨

    ①宋熙宁初置,在今福建晋江市东南五十二里。后废。②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石湖坑。《方舆纪要》卷97顺昌县:“石湖寨在县西北三十里石湖岭附近。地势宽袤,可容千余家。南唐保大中,别将张彦成领兵置砦于此,故址犹

  • 瓦屋沟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清道光《夔州府志》卷22:嘉庆四年(1799),“副都统德楞泰生擒线号首逆龚文玉于大宁县之瓦屋沟”。

  • 大谢岛

    今山东长岛县南长山岛。《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唐贞观中征高丽,置大谢戍于此。即今山东省长岛县所在之南长山岛。汉、唐时为泛海之要道。唐贞观中征高丽,

  • 三大偏关

    又作三达奔棍、桑达木贡、萨木达博木关。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为旧日康、卫分界处。清乾隆《西藏志·程站》:“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经三大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