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县
①唐乾元三年(760)改湖城县置,属虢州。治所在故上阳宫(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大历四年(769)又改为湖城县。
②唐大和四年(830)改东平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六年(832)废入须昌县。
古县名。(1)唐乾元元年(758年)改湖城县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阌乡。属虢州。大历四年(769年)复名湖城县。(2)唐太和四年(830年)改东平县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属郓州。六年废入须昌县。
①唐乾元三年(760)改湖城县置,属虢州。治所在故上阳宫(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大历四年(769)又改为湖城县。
②唐大和四年(830)改东平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西北十五里。六年(832)废入须昌县。
古县名。(1)唐乾元元年(758年)改湖城县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阌乡。属虢州。大历四年(769年)复名湖城县。(2)唐太和四年(830年)改东平县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属郓州。六年废入须昌县。
在今江苏泗洪县境。《方舆纪要》 卷21泗州: 临泗驿在 “州北百十里。路出宿迁”。
①旧称今渤海、黄海一带为北洋。南宋姚宽《西溪丛语》:“今自二浙至登州与密州, 皆出北洋,水极险恶。”②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沿海各省市为北洋,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市为南洋。
唐开元元年 (713) 改雍州置,治所在长安、万年二县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以东,铜川市以南,渭南市以西地。其后屡有伸缩。开元二十一年 (733) 以后为关内道、京畿道治。五
即今河北乐亭县东南二十五里汤家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乐亭县图:南有汤家河镇。在河北省乐亭县东南部、渤海西岸。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汤家河,人口 1130。汤姓建村,村周有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沙洲上。《舆地纪胜》 卷22池州: 鹊头山 “绍兴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于池之鹊头山,以为斥堠”。《方舆纪要》卷27铜陵县: 鹊头山在 “县北十里。高耸临江,宛如鹊头。《左传
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北黄河北岸一带。《后汉书·西羌传》:“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即乌秅国。北魏时西域国。都城在乌秅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魏书·西域传》:权於摩国“故乌秅国也。其王居乌秅城”。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源出县东北,南流入松花江。《金史·太祖纪》: 收国二年 (1116) 九月 “乙巳,南路都统斡鲁来见于婆卢买水。始制金牌”。清称布雅密河。
亦作天房、天堂。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麦加。《明史·西域传四》:“天方,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宣德五年,郑和使西洋,分遣其侪诣古里。闻古里遣人往天方,因使人赍货物附其舟偕行。”《方舆纪要》卷65
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民国《巴中县志》第一编:东南“长垭场,二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