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马山

天马山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天马山“本名马头崖,巉岩突兀,如控马首于云霄,三伏常有积雪。隆庆初,蒙古土蛮入犯, 邑人多避兵于此。万历中改今名”。

②又名干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机山之东。《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干山“又以山形似马,名天马山。上有浮图七级,登览者极江海之观”。

③在今江西上饶市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天马山“在上饶县南隔溪一里。势如奔骑,南来直指县治。宋赵汝愚建台于其上”。

④即今福建德化县东南与永春县交界处的天马山。《清一统志·永春州》:天马山“在德化县东南。两峰状如马鞍,高耸插天”,故名。

⑤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北七十里。明《寰宇通志》卷47邵武府山川:天马山“在邵武县西,周回五十里,其形如马”,故名。

⑥在今湖北省保康县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天马山“在县南十里。又南五十里曰马鞍山, 皆高峻”。

⑦在今湖北郧县南。《方舆纪要》卷79郧县:天马山“在府南三里,隔江。一名天马崖”。

⑧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九溪卫:天马山“远望屹立,锁断江流,形如天马”。

⑨在今湖南宁乡县南五十里。《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天马山“高入云汉,如马腾骧”。《方舆纪要》卷80谓“山势高耸,以形似名”。

⑩又名骠山。在今广东怀集县南。《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怀集县:天马山在“县南五里”。《清一统志·梧州府》:天马山,“石出涌泉,明万历十年凿石开圳,引水灌田”。

(11)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0镇远州:天马山“在州(治今进远乡)西北。又州东南有笔架山,俱高胜”。

(12)在今四川万源市东。《方舆纪要》卷69太平县:天马山“在县治东。山势高骞,如天马然”。民国《万源县志》卷1:天马山在“治东三里。高于驮山登翠屏,观之如一马兀立,县城之保障也。山顶有七级浮图,系光绪十二年游击徐其中募建。……上有连营旧迹,故又名营盘山”。

(13)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天马山在“州(治今惠水县)西南七里”。《清一统志·贵阳府》 谓天马山“在定番州西木瓜司西一里。旁有莲花洞”。

(14)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西。《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天马山在“(木瓜长官)司西一里。旁有莲花洞”。

(15)在今贵州平坝县西。《方舆纪要》卷123平坝卫:“天马山在城西一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6安平县:天马山“高耸两峰,状如天马”。

(16)在今云南澄江县东南十里。《清一统志·澂江府》:天马山“在河阳县东南十里。两山夹护,山形如马。涉其巅,东见大池江,南望抚仙湖,西连梁王山,北覩汤池,有流泉环绕如带”。

(17)在今陕西紫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天马山“状如奔马”。


(1)山名。(1)在河北省抚宁县城北偏东、洋河水库南岸。海拔295米。山势峻峭挺拔。有明代的“天马山”、“山河一览”、“天马行空”、“海天在目”等摩崖石刻,闻名遐迩。明将戚继光曾在此养息。(2)又称干山。在上海市松江区西北。《读史方舆纪要》:干山“一名天马山,以形势特高耸,出诸山之上云”。有南北两峰,主峰海拔99米,为松江最高峰。林木茂盛,风景秀丽。西峰有始建于北宋的护珠塔和古银杏树。现重建天马山景区,修复上峰寺、浴泉眼、三高士(元代杨维桢、钱惟善、陆居仁)墓和二陆(晋文学家陆机、陆云)草堂等古迹。(3)在福建省仙游县境。因山高路险,壁立千仞,如天马行空,故名。有天马、鳌柱、双兔、海日、天梯等五峰,横亘5千米。山峰苍郁,步步有景。山麓下飞瀑天降,落入鼎湖。湖上方有丹室、龙首、药槽、云门、天津、松关等漈。鼎湖左上,山径傍崖临涧,绝壁悬空,拾级攀援,取名天梯。上为聚仙桥。天马山寺为清重建,有清音阁、通明殿、五帝庙、九仙宫等寺宇及小玉桥、掷杯阁、水云乡等景致。(2)集镇名。在上海市松江区西北角。属佘山镇。人口1500。镇以山名。宋成集镇。原天马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采石、水泥制品、耐火材料、除尘器、五金加工等厂。沈砖公路经此。天马山上有宋建护珠塔。镇境东半部已辟为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猜你喜欢

  • 纳喇特岭

    亦名那喇特山。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与巩留、新源二县交界处。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1:纳喇特达巴“在乌得音郭勒达巴南六十里。空格斯南”。

  • 伍牙山

    ①一名护牙山。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六十里,与安徽郎溪县接界。宋《景定建康志》卷17:伍牙山一名护牙山,“俗传伍子胥美齿牙,避楚至此,恐为人所识,以石击毁其牙, 山神为震,护之不毁,因名护牙”。②在今安徽

  • 蛤不烂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北。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阁川驿……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

  • 黄山湖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宋 《景定建康志》卷18: 黄山湖 “在溧阳县西南三十七里黄山下,周回五里”。

  • 夹苎干渎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夹苎干渎“在县西北。昔时汇长荡湖之水,东入滆湖,由滆湖入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入常州运河。又由运河分流入一十四渎,注于大江。今

  • 文殊寺集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三十二里文殊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清军攻克光山县城,“初九日,追至文殊寺”。

  • 昭陵郡

    三国吴置,属荆州。治所在昭陵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西晋太康中改为邵陵郡。西汉时置,治昭陵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邵阳、新邵、邵东、新化、武冈、洞口、新宁

  • 黄金埠

    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余干县东南 “霞山又十里至黄埠镇”。

  • 马尚河

    又名陈治沟。为汴河分流。在今安徽亳州市北。《方舆纪要》卷21亳州: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县汴河分流,经州境,入于涡河”。

  • 董亭

    在今甘肃武山县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蜀汉延熙十六年 (253),“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即此。在今甘肃省武山县南。三国蜀延熙十六年(253年),姜维攻魏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