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镇
一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所在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后移治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
又称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后移治宁武(今县)。防区约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西偏头、东雁门、中宁武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冲。
一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所在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后移治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
又称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后移治宁武(今县)。防区约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西偏头、东雁门、中宁武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冲。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双峡水“在(小龙番长官司)司治南。有二水导流会于司东,又南流而西折,入于都泥江”。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寰宇记》卷123扬州江都县:“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即《汉书》称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古山名。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长江北岸。明隆庆《仪征县志》载:“大铜山在县西北二
①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东。隋开皇三年 (583) 属衡州,大业三年 (607) 属衡山郡。唐天宝八年 (749) 改为衡山县。②唐天宝八年 (749) 改衡山县置,属衡阳郡。治
东晋太元中置,属武阳县。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旧唐书·地理志》:“晋置西城戍,以为井防。后魏平蜀,改为普宁县。”南朝梁于此置怀仁县。
又称明珠相国园。在今北京城西北郊海淀镇东北水磨村东南,今清华大学西门以内地段。为清康熙年间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邸园。雍正二年(1724)因追发其子揆叙依附允禩罪籍没。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清一统志 ·怀庆府》 作 “柏香镇”。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香,人口 5830。传古有柏树林,香气四溢,故名。金置镇。
在今江西永新县南三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永新县东南。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巡检司于此。清因之。后废。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置,属诏安县。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上湖。明、清时为戍守要地。即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北寮上湖。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筑,为戍守处。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 (640) 改名胡刀县。
即今浙江宁波市东五十里大碶镇。清乾隆《宁波府志》卷8《村市》:县东泰邱乡有大碶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