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赤山湖。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梁书·沈瑀传》:“(齐)明帝复使沈瑀筑赤山塘。”《方舆纪要》卷20句容县:绛岩湖,“《志》云,吴赤乌中,筑赤山塘,引水为湖,历代皆修筑,后废”。又称赤山湖。在今江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南雾峰乡。原为高山族阿罩雾社。日本占领初期设雾峰区,1920年改设雾峰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雾峰乡。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茶园关在府南,与偏桥卫接界。”
又名舂陵山、洛阳山。在今湖南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间。《清一统志·永州府一》:阳明山“在零陵县(今永州市)东一百里,黄溪之尾。山最高,朝阳始出而山已明,故名。多石少土,山根皆露,其麓险绝,无径可登
唐置,属鄯州。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东至西宁市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西六十里有临蕃城。” 后没于吐蕃。唐置,在今青海省湟中县东南。属鄯州。因靠近吐蕃境而得名。后地入吐蕃。
金天辅七年(1123)升显州置,治所在山东县,后改名广宁县(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黑山以南和医巫闾山、大凌河下游以东地区。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广宁府路。清康熙三年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东关、慈廉二县(今越南河内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及河山平省东半部,海兴省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在今江苏苏州市临顿路北端。《吴地记》云: “吴王亲征夷人,顿军憩歇,宴设军士,因此置桥。” 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临顿者,亦吴时馆名也。陆鲁望 (龟蒙) 尝居其旁。”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武陵县:“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琎增修,接古专陂, 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及永泰渠,溉田千余顷。”
又作天门岭、嵩岭、长岭。在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昔有民人张广财在此开设旅店,行者遂以名岭。”又称小白山。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南延至吉林省境。属长白山脉。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