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镇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东二十里孔城镇。
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城,人口6280。传三国吴将吕蒙筑城于此,又当东北诸山水汇聚南下的水运孔道,故名。1949年设孔城镇,1958年改为公社,1971年复置镇。1992年红庙、晴岚、桐梓三乡并入。产稻、棉花、油菜籽、莲藕、苡仁、芦苇。有轴瓦、服装、塑料等厂。为桐城市四大古镇之一,市东北与庐江、枞阳两县间物资交流中心。桐枞公路经此。通航运。古迹有清桐乡书院朝阳楼旧址。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东二十里孔城镇。
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面积87.8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孔城,人口6280。传三国吴将吕蒙筑城于此,又当东北诸山水汇聚南下的水运孔道,故名。1949年设孔城镇,1958年改为公社,1971年复置镇。1992年红庙、晴岚、桐梓三乡并入。产稻、棉花、油菜籽、莲藕、苡仁、芦苇。有轴瓦、服装、塑料等厂。为桐城市四大古镇之一,市东北与庐江、枞阳两县间物资交流中心。桐枞公路经此。通航运。古迹有清桐乡书院朝阳楼旧址。
北宋名余庆场,为通州八盐场之一。产海盐。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南二十里余西乡。清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初以余东场并入,改名余中场。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北水泉乡瓦房村西南唐山峭壁上。1965—1975年在此发掘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三百余件打制石器、灰烬、烧石、烧骨及披毛犀、羚羊等大批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为距
亦作珠利耶、马八儿、顼里、西洋顼里。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宋史·外国传五》: “注辇国东距海五里,西至天竺千五百里。”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使臣娑里三文来中国,所经航道,记录于 《宋史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河。《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杨江”条下:“县北八十里有杨桥水,南流六十里注于杨江。”
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西汉为富民县治。元置巡司于此。俗名大桑落墅。明嘉靖《武定州志》 卷2: “相传始皇东巡,驻跸于此,桑偶落枝,因名。”
即古浪宗。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西南。山势陡峻,平地拔起,海拔3725米。上修碉堡、寺庙。喇嘛之业医者多居此,故称药王山。藏语称加波日,意为铁山。山下有一甘泉,原为达赖喇嘛专用。
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四川南坪县境。东汉属广汉属国都尉。三国蜀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属广汉郡。东汉永初二年(108年)属广汉属国。建安二十年(215年)属阴平郡。二十四年废。
即绰尔罗斯北中旗。在今青海刚察县西,后迁青海海晏县南。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四十里南田镇。《方舆纪要》 卷94青田县: 南田山 “上有沃土,多稻田,岁旱亦稔。唐广德中,袁晁之乱,邑人多避难于此。明初刘基亦家于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