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县

宁县

①西汉置,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万全县。三国时废。

②明洪武初降宁州置,属南昌府。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为宁州。

③1913年改宁州置,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因与甘肃宁县重名,1914年改黎县。

④1913年降宁州为县,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宁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万全县。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东汉为乌桓校尉治。三国魏初废。(2)明洪武初改分宁县置,治今江西省修水县。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为宁州。(2)旧县名。1913年由宁州改置,治今云南省华宁县驻地宁州镇。1914年因与甘肃省宁县重名,更名黎县。(3)今县名。在甘肃省东部、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东和南邻陕西省。属庆阳市。面积 2633 平方千米。人口51.6万。辖6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宁镇。北魏置定安县,治今址,为豳州、赵兴郡治。西魏改豳州为宁州,《元和郡县志》宁州:“废帝三年改豳州为宁州,以抚宁戎狄为名。”隋废赵兴郡。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定安县为安定县,属宁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安定县入宁州。1913年改宁州为宁县,先后属陇东道、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5年改称新宁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复称宁县,属庆阳专区。1955年属平凉专区,1961年复属庆阳专区。1969年属庆阳地区,2002年属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大部属塬梁沟壑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东部子午岭有以山杨、白桦、青杠、油松为主的次生林。农产小麦、玉米、糜谷、油菜籽、烤烟等。有优良家畜早胜牛。特产曹杏、九龙川黄干桃、马莲川晋枣等。工业以农机、建筑、印刷、食品为主。211国道及长铜、宁含公路经此。古迹有杨庄小坡、康家岭、张堡、老庄沟、石岭子、店子沟、遇村、庙嘴坪等仰韶、齐家及周代文化遗址和政平唐塔、湘乐宋塔、王孝锡墓等。


猜你喜欢

  • 刀轘川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8永宁县:刀轘川“源出陕州界,下流入宜阳县界入洛水。一名昌河。一曰昌谷水”。

  • 尔寒山

    当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乌拉特前旗东之乌拉山。《魏书·蠕蠕传》:始光二年(425),世祖分五路伐蠕蠕大檀,“宜城王奚斤、将军安原等西道从尔寒山”。

  • 福州长官司

    元改福州羁縻州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富罗。明洪武初废。元以羁縻福州改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富罗。明洪武初废。

  • 三台山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一百五十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三台山“在招信县南九十里。保聚之所,上可屯十万众”。《方舆纪要》卷21盱眙县:三台山“山有三峰,东、西、南鼎立,上可屯十万众。宋建炎中,刘纲保

  • 保义军

    ①唐方镇名。建中四年 (783) 以兴凤陇节度使号为保义军,治所在凤翔府 (今陕西凤翔县)。寻废。②唐、五代方镇名。龙纪元年 (889) 以陕虢节度使为保义军。治所在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

  • 弘农宫

    隋大业初置,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陕县:“大业初(陕)州废,置弘农宫。”《隋书·杨玄感传》:“玄感遂释洛阳,西图关中……至弘农宫。”唐改名陕城宫、避暑宫、芳桂宫。弘道元年

  • 保店街

    亦名包头店。即保安镇。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五里保店镇。

  • 东胜卫

    明洪武四年(1371)改东胜州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二十五年分置左、右、前、中、后五卫。次年罢前、中、后三卫。永乐元年(1403)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

  • 束城镇

    北宋置,属河间县。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六十里束城镇。元置巡检司于此。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北部。面积100.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束城,人口 3030。因被古易水、高河约束全城,故名。汉束州县

  • 张公山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义兴县“有张公山”。《寰宇记》卷92宜兴县:张公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山巅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阳羡有张公山,洞中南北二堂。故老传云:张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