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安庆府为路,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北,枞阳、桐城、岳西以南、以西地区。明洪武初为宁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安庆府置,治怀宁县(今安徽安庆市)。辖境同安庆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安庆府为路,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属河南江北行省。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北,枞阳、桐城、岳西以南、以西地区。明洪武初为宁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安庆府置,治怀宁县(今安徽安庆市)。辖境同安庆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宁江府。
又作八柏桥镇。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明嘉靖《六合县志》卷1:“八百桥市在治东北三十里。”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六合县:“八百桥在东北三十里,跨滁河支流为市。”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八百
西汉景帝五年(前152)改弋阳县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因县东有阳陵故名。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废。古县名。汉景帝五年(前152年)筑阳陵(西汉五陵之一)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
①东晋置,属东官郡。治所即今广东海丰县。以海产丰盛而名。隋改属龙川郡。唐属循州。五代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②明永乐初改东无棣县置,属武
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改新河县置,治所即今河北新河县。以此地系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1937年牺牲的董振堂军团长的故乡而命名。1949年复名新河县。旧县名。冀南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北省新河县改置。以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方舆纪要》卷28泾县:五城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五峰环绕,势若城郭。东曰蓝山,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旧安吴县址也。其西曰郭山, 自九华峡岭至此,高数百丈,为县西南巨镇。其东北为寨山,
在今湖南衡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分水冈” 条下: “又府东有黄巢岭。崇祯十一年,临武、蓝山群贼攻衡阳,自焦源河联舟蔽江,踞黄巢岭。官军击破之。”古山名。在今湖南省衡阳县境。明崇祯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之间。
即今广东徐闻县西迈陈镇。明洪武初置东场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迈陈。明洪武初置东场巡检司治此。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大溪西岸。面积83.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碧湖,人口1万。因原名湖泊,湖水清澈,故名。1949
一名泽多泉。在今陕西富平县西。《水经·沮水注》: 泽泉水 “出沮东泽中,与沮水隔源,相去十五里,俗谓是水为漆水也。东流径薄昭墓南,又径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长安志》: “泽多泉在县西一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