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远县

安远县

①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柳江及红水河中游一带。南朝宋属桂林郡。南齐以后废。

②南齐建元初分雩都县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永明八年(490)并入虔州。梁大同十年(544)复置,移治今江西安远县南。隋开皇中废。唐贞元四年(788)复置,属虔州。治所又移今安远县。南宋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废,至大三年(1310)复置,属宁都路。明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③隋开皇间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河静省河静东南一带。大业初属日南郡。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德州。贞观十三年(639)后废。

④唐初置,属唐林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高尚南。至德二年(757)改为柔远县。

⑤北宋景德二年(1005)改安京县置,属钦州。治所即今广西钦州市。南宋为钦州治。元为钦州路治。明洪武七年(1374)废入钦州。

⑥辽置,属通州。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金废。


(1)古县名。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安京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南宋后历为钦州、钦州路治。明洪武七年(1374年)废入钦州。(2)今县名。在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面积 2375 平方千米。人口34.6万。辖8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欣山镇。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析雩都县地于安远水南置安远县,治今址。因水得名。《寰宇通志》:石城县“因安远水而名”。属南康郡。隋省入雩都县。唐贞元四年(788年)析雩都三乡及信丰县一里复置,属虔州。南宋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并入会昌县,至大三年(1310年)再置安远县,隶宁都州。明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赣南丘陵山区,武夷山、九连山余脉绵延地带,地势东、西部高,中、东北部低,基隆嶂与九龙嶂为赣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濂江河自南向北流入贡江,镇江河自北向南流入东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甘薯、烟叶、西瓜、柑橘、油茶等。森林资源丰富,为省重点林业县,特产九龙茶、松香、香菇。有钨、铁、锌、石灰石等矿。工业有采矿、机电、农机、陶瓷、化工、制药、饲料、木材等。信寻、安老、赣安、右版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宋代无为塔、莲花岩、永镇桥、东江源头三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纪念地有毛泽东和朱德旧居、尊山围烈士墓等。


猜你喜欢

  • 菊水

    又名鞠水、菊潭。即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源出河南西峡县东铁佛寺北,南流至内乡县赵店东入湍河。《续汉书 · 郡国志》 南阳郡郦侯国注引 《荆州记》 曰: “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

  • 泗水

    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尚书· 禹贡》:“浮于淮泗。” 泗即泗水。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州市

  • 乌喇特前旗

    俗称西公旗。清顺治五年(1648)置,属乌兰察布盟。治所在哈达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哈达门)。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20世纪30年代迁治哈拉盖补隆(今乌拉特前旗东北白彦花镇)。

  • 苟公谷

    或作荀公谷,一名荀公涧。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宋书· 柳元景传》: 庞季明 “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

  • 宣华池

    即摩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北宋张商英 《蜀梼杌》 卷上: “乾德元年,以龙跃池为宣华池,即摩诃池也。”

  • 古邳镇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金贞祐三年(1215)下邳县徙治于此,为邳州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移治今邳州市北邳城镇,城遂废为镇,移直河巡司驻此。在江苏省睢宁县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5

  • 放鹰台 (臺)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放鹰台 “在城南薮泽间,四望空阔,极目千里,而台居其中。旧传楚武王游猎放鹰于此。今尚存”。

  • 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麻田镇。1940年11月,八路军前方总部等机关进驻麻田镇一带,指挥华北军民坚持抗战,直到胜利。

  • 蔡阳郡

    南齐置,属宁蛮府。治所在乐安县 (今湖北枣阳市西)。梁移治蔡阳县 (今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北魏为南雍州治。西魏为蔡州治。隋开皇初废。南朝齐置,治东蔡阳、西蔡阳(梁并为蔡阳,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南)。

  • 伊阙

    一名龙门。即春秋之阙塞。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水经·伊水注》:“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