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阳县

安阳县

①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西汉废入荡阴县。三国魏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相州。移治今安阳市。大业初为魏郡治。唐为相州治。金明昌三年(1192)为彰德府治。元为彰德路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复置,为彰德府治。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8月析城区及郊区置安阳市,县徙治水冶(今安阳县西水冶镇)。1954年还治安阳市。

②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

③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南。西晋改名南安阳县。南朝宋复名安阳县。隋废。

④即西安阳县。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后汉书·蔡邕传》:邕流“居五原安阳县”。李贤注:“即西安阳县也,故城在今胜州银城县。”

⑤三国魏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

⑥三国吴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西晋太康元年(280)因与司州魏郡之安阳县重名而改为安固县。

⑦东晋置,属魏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南。北魏属东魏郡。北齐废。

⑧南朝宋改南安阳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陡沟镇。北魏为安阳郡治。隋开皇初废入真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豫州。贞观元年(627)废。

⑨南朝宋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南齐因之。后废。

⑩北魏永平元年(508)置,为北谯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后废。

(11)北魏孝昌二年(526)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麻城。北齐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砀山县。

(12)北魏置,属高柳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北齐废。

(13)北魏置,为安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长川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属汝南郡。西晋改名南安阳县,南朝宋复原名。隋废。唐初复置,后又废。(2)西汉置,治今陕西省洋县北。属汉中郡。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池河西北汉水东岸。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康县。(3)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年)以罗阳县改名,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北西岙一带。以境域安阳江得名。属临海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安固县。(4)北魏孝昌二年(526年)置,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北。属砀郡。北齐、北周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入砀山县。(5)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为安阳郡治。后为北秦州治。西魏为交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川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北部,北邻河北省。属安阳市。面积 1500 平方千米。人口92.6万。辖8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安阳市北关区。商为相地,后为殷都。西周先后属邶国和卫国。战国为魏宁新中邑。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犊、张唐攻拔宁新中,改宁新中为安阳。秦置安阳县,属河内郡。民国《续安阳县志》:“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西汉废。西晋复置安阳县,治今安阳市城区西南。东魏废。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邺县移治今安阳市城区。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邺县为安阳县,属相州;大业年间属魏郡。唐、宋属相州。金属彰德府。元属彰德路。明、清属彰德府,为府治。1912年废安阳县。1913年复置,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复置邺县,治今安阳市城区东崇义,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4年废邺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1959年属安阳市。1960年安阳县并入安阳市。1961年再置安阳县,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安阳市。地处太行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漳河、安阳河、謻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为主。矿产有铁、煤、锰、铝土等。工业有采煤、炼铁、机械、化肥、水泥、陶瓷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安李铁路经过西部,安林、安大公路横贯东西。名胜古迹有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灵泉寺石窟、灵泉寺和尚塔、楼上坡瓷窑遗址、西门大夫庙记碑、大寒遗址、永和石桥、英烈楼旧址等。


猜你喜欢

  • 盈隆县

    唐武德二年 (60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贞观十年 (636)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洋木桥)。先天元年 (712) 改为盈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水县置,

  • 两母桥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清嘉庆《南溪县志》卷2:两母桥“在县北十五里。亦名两木桥。为北达富顺孔道。自昔山径崎岖,每夏涨水,人皆病涉。相传有姑媳皆孀者,捐家资建此桥,因名。后人叠次增修,行人利之”。

  • 鄂伦春部

    亦作鄂尔吞、俄伦春、俄尔吞、俄乐春、俄罗春。清初亦称使鹿部、使马部。明末清初,分布于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 (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 以南地区,与达呼尔、鄂温克同被称为索伦部。17世纪中叶,因沙皇俄国入

  • 始建国

    南朝宋明帝改始安郡置,属湘州。治所在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林、灵川、永福、阳朔、恭城、平乐、荔浦等市县地。南齐复为始安郡。南朝宋泰始初改始安郡置,治始安县(今广西桂林市)。齐复为始

  • 抚康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抚安县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蒲塘镇。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抚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党州东。属党州。北宋开宝

  • 利恭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将陵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德州。治所在今山东陵县北三十二里赵宅乡。大业初属平原郡。唐属德州。北宋景祐元年 (1034) 移治长河镇 (今德州市)。蒙古宪宗三年 (1253) 升为陵州。古县名。隋

  • 丹头县

    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丹头砦置,属延安路。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四年(1267)废。古县名。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升安定县丹头寨置。治今陕西省子长县东丹头。属延安路。四年废入安定

  • 要孤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三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要孤山 “四无连属,屹然独峙。下有三里河,南流入滦水”。

  • 桃墟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春秋》: 襄公十七年 (前556),“齐侯伐我北鄙,围桃”。《水经·泗水注》: “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春秋昭公七年,谢息纳季孙之言,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杜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