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温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为兴古郡治。西晋郡治他移,仍属兴古郡。东晋复为郡治。永和三年 (347) 后改宛暖县。
古县名。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清水江西岸。属牂柯郡。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为兴古郡治。东晋桓温改名宛暖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为兴古郡治。西晋郡治他移,仍属兴古郡。东晋复为郡治。永和三年 (347) 后改宛暖县。
古县名。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清水江西岸。属牂柯郡。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为兴古郡治。东晋桓温改名宛暖县。
在今河北定州市北。《水经·滱水注》:“卢奴城内西北隅, 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 水色正黑, 俗名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池水东北合滱水。
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 筑,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光绪二十年 (1894) 改名孚远城。二十八年 (1902) 置孚远县于此。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筑,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光绪
①在今福建泰宁县北。《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龙门溪在县北四十里。出大杉岭,有钴鉧潭流合焉, 经县东二十里, 下流亦入大溪。”②辰水支流。在今湖南省西部。源出怀化市火炭冲,北流至辰溪县西南入辰水。《
即平州县。川为州之讹。治所在今四川平昌县。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水经·漓水注》: “漓水又南合弹丸溪,水出于弹丸山。山有涌泉,奔流冲激,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圆,状弹丸矣,故山水即名焉。”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舆地纪胜》卷12:白峤山“在宁海县”。《方舆纪要》卷92宁海县:白峤山“在县东五里。亦曰白桥岭。《志》云:晋置宁海县,初治此”。
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明正德《夔州府志》卷6:“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弘治十年建。”
为楚王句践祖父夫镡 (或作夫谭) 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绝书》 卷8载:越王 “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又说: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
亦名信立山。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舆地纪胜》 卷121郁林州: 信立山 “在南流县东南二里。一名牢石坡。高数十丈,坡上有平石。又有夹石,形如钟,侧立。《旧经》 云: 每岁秋日,乡人共侯此石,若云气
即巴陵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水经》: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裴松之注:“瑜欲取蜀,还江陵治严,所卒之处,应在今之江陵,与前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