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自南宋淳熙六年 (1179) 至淳祐九年 (1249),历时七十余年。石刻共十三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巨型雕刻三十余幅,最著者有六道轮回、华岩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无量寿佛经变像、地狱变像等。对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宝顶山。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山上多佛像石刻,佛徒朝山进香,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奉行唐柳本尊密教)。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至淳祐九年(1249年),历70余年始成。石刻共13处,造像数盈万。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大佛湾为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长500米,岩高约15~30米。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相传赵智凤先以小佛湾为蓝图,后在此雕造。巨型雕刻30余幅,最著者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观无量寿佛经变像等。以宋代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趣味性和故事性强。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在艺术上也有重大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宝顶山摩崖造像


猜你喜欢

  • 丹河

    古称泫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又名丹水。在山西省东南部。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山海经》: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涨

  • 少误石

    俗称少误石司。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荣乡。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少误石土百户。

  • 八陡镇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十三里八陡镇。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卷2《乡镇》有八陡镇。旧为博山县巨镇。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黑山,人口2000。以镇人民

  • 铁坚古山

    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阿尔泰山之小山。《元史· 土土哈传 · 牀兀儿》: 至元五年(1269),“海都兵越金山而南,止于铁坚古山,因高以自保。牀兀儿急引兵败之”。即“迭怯里古”。

  • 等慈寺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乡镇。《元和志》卷5河南府汜水县: “等慈寺,在县东七里。王师既破建德,诏于战所起寺立碑纪功焉,令颜师古为碑文。”唐建,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北。

  • 四川布政使司

    明洪武九年(1376)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白河、邛崃山、大凉山以东,岷山、大巴山以南,云南东川以北,贵州威宁及遵义、瓮安以北地区。清顺治二年(1647)改

  • 安定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②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

  • 英武关

    在今云南南华县西。《方舆纪要》 卷116镇南州: 英武关在 “州西七十里。有巡司戍守,亦曰鹦鹉关。《志》 云,英武关蹑山脊,越峻阪,箐莽阴翳,行者寒心,为郡境之险”。

  • 合膊

    即合伯。战国韩地,在今河南舞阳县南。

  • 金鱼岭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方舆纪要》 卷103长乐县: 金鱼岭 “在县西九十里。每霖雨水溢,其旁冈阜皆没,独此岭形如双鱼,鬐鬣悉具,若腾跳于巨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