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孤山

小孤山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四十里至大孤山。”

②又名孤山、海门山。俗称髻山、小姑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边,与长江南岸彭浪矶相对。苏轼有“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的诗句。《寰宇记》卷111江州彭泽县:小孤山“孤峰耸峻,半入大江”。《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小姑山“在宿松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江北岸,与江州彭泽接界。山西有小姑庙。又江州有澎浪矶,语讹为彭郎矾,遂有小姑嫁彭郎语”。《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小孤山“元天历中,立铁柱于山上,长三丈有奇, 曰海门第一关。……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于山北,流日益广, 自是屹立中流”。《明史·傅友德传》:元末,“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即此。

③一名旗山。在今贵州都匀市西。《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小孤山在府西二里。”


在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屹立在长江中。《读史方舆纪要》:小孤山“县北十里。……旧时半入大江,今屹立江中”。为区别于鄱阳湖中的大孤山而得名。俗称小姑山。又因远望形如妇女发髻,亦称髻山。海拔63米。由石灰岩构成。江流至此回旋湍急,形似斗大漩涡直入江底,宛如其下有通海之门。元天历中,曾立铁柱于山,曰“海门第一关”。山上有君秀寺(始建于唐,又称小姑庙)、梳妆亭、御诗碑等名胜古迹。为旅游地。


猜你喜欢

  • 利港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东北入长江。《舆地纪胜》卷9江阴军:利港“在县西五十里。《四番志》云:本名渔浦,因鱼得利,因名”。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9:北宋乾兴元年(1022),“江阴军属县有利港,久废

  • 雒汭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 玉绳泉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万丈潭之右,水自岩窦飞落如玉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诗中有“玉绳回断绝”之句。

  • 富利县

    唐渤海国置,属龙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四十里大牡丹古城。辽初废。

  • 大石门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石门“在县东四十里。有石高数十丈,对峙如门。中有道,可通行人。又有石横如门限,水经其上,激荡有声。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

  • 溪兰宗堡

    北宋置,属西宁州。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崇宁三年 (1104) 改为清平寨。

  • 丰山堡

    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地理志》:沅州渠阳砦有“丰山新堡”。《方舆纪要》卷82会同县:丰山堡,“宋时蛮置丰山新堡,熙宁中收复。元丰三年改为丰山寨,属沅州。寻属渠阳县。八年废。崇宁初,复置丰山堡。今

  • 宏济桥

    亦作弘济桥。俗称东桥。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旧永年)东五里。东西横跨在滏阳河上。为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清一统志·广平府》:宏济桥“在永年县(旧城)东五里。亦名马头桥”。

  • 多星堡

    北宋元丰六年(1083)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多星江滨。

  • 仙乡县

    辽置,属辽阳府。治所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六十里高坨镇附近。金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属辽阳府。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