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洋河
即今西藏东部尼洋曲。清《乾隆内府典图》作尼洋楚必拉。“尼洋楚”,藏语意为以“娘”氏家族名命名的河。源于工布江达县境西部,于林芝县南注入雅鲁藏布江。
又称尼洋曲、江达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上源有两,均出念青唐古拉山与郭喀拉日居(山)之间的湖盆地带,两源汇合后东南流经工布江达,至林芝县南入雅鲁藏布江。长286千米,流域面积为1.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上游河段多天然牧场。药物资源有冬虫夏草、天麻、三七、灵芝、麝香等。
即今西藏东部尼洋曲。清《乾隆内府典图》作尼洋楚必拉。“尼洋楚”,藏语意为以“娘”氏家族名命名的河。源于工布江达县境西部,于林芝县南注入雅鲁藏布江。
又称尼洋曲、江达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上源有两,均出念青唐古拉山与郭喀拉日居(山)之间的湖盆地带,两源汇合后东南流经工布江达,至林芝县南入雅鲁藏布江。长286千米,流域面积为1.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上游河段多天然牧场。药物资源有冬虫夏草、天麻、三七、灵芝、麝香等。
北宋治平四年 (1067) 改旭川县置,为荣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荣县。《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荣德县: “ 《国朝会要》 云: 治平四年,以本县上 一字与神宗御名同,改旭川县曰荣德。” 南宋绍熙中为绍
秦筑,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张胡村一带。《三辅黄图》卷1:“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酋水南出倒虎山,西总五水,单流径秦步高宫东,世名市邱城。”《元和志》卷1京兆府渭南
古黄河津渡。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东北。《晋书·石勒载记》:“勒出成皋关,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为讚所败,即屯文石津。”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古黄河上,为魏晋南北朝时黄河重要津渡。《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四年
在今四川大竹县北。清属渠县。嘉庆初,白莲教杨开第与总督勒保激战死于此。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二十五年(220),“奉帝为山阳公”。即此。北魏属汲郡。北齐废。②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舆地纪胜》卷90韶州: 锦石岩 “在仁化县南十七里。有三岩,分上、中、下。上有佛像,宛若堂殿。其径弯环,直上千余级,夹道杉松,高凌霄汉”。宋邓嘉猷有 《游锦石记》。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条: “又有剥勘隘、上下盖隘,在城西。俱外连越南,有兵防汛。”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北运河东岸。清雍正九年 (1731) 设把总驻守。
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东汉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康县西北平洛。“有蛮夷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属武都郡。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前废。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于此置平洛
在今广西田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111奉议州: 唏沙山在 “州 (故治在今田州村) 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