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岑巩县

岑巩县

1930年改思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据《清一统志·思州府》: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县因岑巩山为名。按:岑巩,侗语意为大山。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479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元置思州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一度治清江(今县);后改安抚司为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仍为宣慰司,治都坪峩异溪长官司地(即清江)。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为思州府,属贵州布政司。隆庆二年(1568年)至万历五年(1577年)曾迁平溪卫(今玉屏县)。清不改。1913年废府置思县,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于省。1930年改名岑巩县。1949年属铜仁专区,1950年划入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镇远县,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甘薯、油菜籽、花生为主。有水泥、发电、化肥、酿酒、印刷、粮油加工等厂。思州石砚闻名全国。岑石、岑洋公路斜穿县境。名胜古迹有回龙寺和文笔塔,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猜你喜欢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东北,先烈中路西侧。初名三望岗,俗称红花岗。1911年4月27日 (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与敌人激战一昼夜后失败,战死和被捕牺牲的有一百多人。起义

  • 永和乡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元史·地理志》大宁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

  • 崔黄口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 巴雾堡

    即今四川巫山县北双龙镇。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巴雾堡在“县东北六十里”。

  • 阔水

    即今四川若尔盖县西之黑河 (墨曲)。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分道伐吐谷浑,“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获牛羊数千头”。胡三省注: “阔水在党项

  • 沙河镇

    ①即今辽宁丹东市。清光绪二年(1876)于此置安东县。民国《安东县志》卷1:“旧名沙河子,以有大、小沙河二水,又名沙河镇。”1946年改设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②即今吉林东丰县东北沙河镇。民国

  • 余庆县

    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余庆长官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绥化府。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

  • 木赖水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木赖水“在桂平县。源出贵州郁林县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木赖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又东入于黔江”。

  • 平梁山

    亦名平梁城山。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8保宁府:平梁山“上平四围石壁如城。宋末尝徙巴州治于此”。《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即此。

  • 宋埠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宋埠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舒保马队抵宋埠”。民国时有县佐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