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北湖南道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潭州路 (今湖南长沙市)。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明初废。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治潭州路(治今湖南长沙市)。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明初废。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潭州路 (今湖南长沙市)。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明初废。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岭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司,治潭州路(治今湖南长沙市)。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明初废。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明何良俊 《何氏语林》 卷21: “扬州有一赵氏,富而好客,家有明月楼,一时诸名公题咏多未当其意。后赵子昂过扬……援笔书曰: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1933—1944年和1948—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金史·太宗诸子传》:金天辅五年(1121),“既会,始定议,杲出青岭,宗翰出瓢岭,期羊城泊会军”。
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沙腰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神符堡”条下:“沙要堡,在(汾西)县东北。”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新垌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东道路,自城东门外,而谢鸡,而新洞。”
在今河南中牟县北。唐时为汴河津渡处。《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唐中和四年(884)五月,李克用击败黄巢农民军于“王满渡”。即此。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北,旧为汴河津济之处。《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保德军置,治所在保德县 (今山西保德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七年 (1374) 降为县,九年 (1376)复升保德州。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
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0河州:杀马关“其林麓控扼,足以守御。自此而西,举足浸高。又行一日至岭西,其地益高,盖与西域相出入处。元遣都实访河源,路出于此”。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民国时设县佐。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平泉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龙泉寺,“《采访册》按:《咸丰志》云:在州东南,当雁江下流。《乾隆志》云:州南四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咸丰志》)。创建(于)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