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州

巴州

①东晋义熙元年(405)谯纵据蜀置,治所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辖地大致在今四川开县、万县市以东地区。《晋书·谯纵传》:以“(谯)明子为镇东巴州刺史,率其众五千屯白帝”。即此。后废。

②南齐建元二年(480)置,治巴东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辖境相当今四川壁山、綦江流域以东、湖北秭归,清江中上游流域以西地区。永明元年(483)废。

③南朝梁置,治所在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岳州,大业初改为罗州,寻改巴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巴州, 六年(623)改为岳州。

④北魏延昌三年(514)于大谷郡置,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寰宇记》卷138巴州:“盖取古巴国以为名。”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巴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巴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巴中、平昌二县地。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巴县。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巴州,属保宁府。1913年改为巴中县。

⑤西魏大统十七年(551)改楚州置,治所在巴郡垫江县(今四川重庆市)。《元和志》卷33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州以古巴国、巴郡、巴水而得名。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以南,江津以东,涪陵以西地区。北周闵帝元年(557)复改为楚州。

⑥北齐置,治所在西阳郡(今湖北黄州市东长江北岸)。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市地。隋开皇初废。


(1)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分荆、益二州置三巴校尉,其后屡有废复。南齐建元二年(480年)分荆州巴东、建平及益州巴郡、涪陵等四郡置巴州,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县东)。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兴山、五峰等县以西,神农架以南和重庆市綦江、江津、璧山等市县以东,垫江、开县、巫溪等县以南地区。永明元年(483年)废。(2)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盖取古巴国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汉昌县(梁改梁广县,北周改化成县,今四川巴中市)。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巴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巴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及南江县南部地区。宋时扩大,属利州路。元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以州治化成县省入州,又降州为县。正德九年(1514年)复升为州。属保宁府。清不领县。1913年废州改为巴中县。(3)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楚州置,治垫江县(今重庆市)。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复为楚州。(4)南北朝蛮族杜清和置,治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西魏废帝改名洵州。


猜你喜欢

  • 赵屯桥镇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北赵屯镇。《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赵屯镇 “在县西北二十七里赵屯浦上。《志》 云,旧名汉城里,以宋高南渡屯兵于此,因名”。

  • 巩令城

    吐蕃置,在今甘肃临潭县北境。《宋史·王韶传》:熙宁六年(1073), “韶图武胜, 使得顺将景思立分兵制敌于南路, 自南甲趋巩令城”。即此。在今甘肃省临潭县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令景思立进

  • 胶南县

    1946年改珠山县置,属山东省。治所即今山东胶南市。1990年改为胶南市。旧县名。1946年析胶县南部九区和青岛办事处的薛家岛区置,治今山东省胶南市胶南镇。1990年撤销,改设胶南市。

  • 张泾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张泾“在娄县南。通捍海塘,经张堰镇西,西接新运盐河,北行至张泾桥,与城河合,长六十三里”。

  • 羊角水隘

    即羊角营。今江西会昌县南羊角城。《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羊角水隘“在县南。《志》云,县东之水自武平来者为湘江, 自汀州来者为绵江,合流经县之东北,屈曲萦回,三面阻水,独以一面南扼闽广之冲。羊角

  • 汤口砦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 南左镇

    即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四十里南佐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元氏县图: 西北有南左镇。

  • 二十四溪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二十四溪在“县西四十里。汇山溪之水东出,有石山夹岸错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

  • 赤涂城

    十六国李特建,在四川成都市区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成都府引《成都记》云:“府治北三里许,有李特所筑赤涂城。”

  • 阿墩子设治局

    即德钦设治局。1932年改阿墩子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德钦县。1951年改设德钦县藏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