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州
元至元十九年 (1282) 升常宁县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宁县地。元末移治今常宁县。明洪武三年(1370) 复改常宁县。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常宁县为州,治今湖南省常宁市西北,属湖广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宁市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
元至元十九年 (1282) 升常宁县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宁县地。元末移治今常宁县。明洪武三年(1370) 复改常宁县。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常宁县为州,治今湖南省常宁市西北,属湖广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宁市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为县。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浑河北。《水经·河水注》: 树颓水 “乱流西南注,分为二水,左水枝分南出,北俗谓之太罗河,右水西径故城南,北俗谓之昆新城。其水自城西南流,注于河”。
即叶密立。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元史·速不台传》:太祖十八年(1223),速不台“略也迷里霍只部,获马万匹以献”。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宋史·河渠志一》:北宋庆历八年 (1048),“河决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口于此。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南流传店乡。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南三十五里有传流店集。”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高坪乡 (故陵场)。《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为落牛滩,径故陵北,江侧有六八坟。庾仲雍曰: 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有鱼复尉戍此。” 此故陵,据任乃强 《华阳
在今广东深圳市南,珠江口东侧,隔海与香港岛对峙。旧属新安县。清设九龙巡司,大鹏水师副将驻守,治所在今九龙半岛南九龙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英国强占九龙半岛南端岬角至尖沙咀一带。光绪二十四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仁寿元年(601)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 改名仙游寺。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一寺早毁,今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本为海岛,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松门山“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 王羲之 《游西郡记》云: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故曰松门”。《方舆纪要》
在今安徽南陵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南陵县:“有大农陂,溉田千顷。元和四年,宁国令范某因废陂置,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县南有大农陂。……《志》云,陂水堰漳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