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幽州

幽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在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尔雅·释地》: “燕曰幽州。” 《周礼·职方》: “东北曰幽州。”

②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西晋移治涿县 (今河北涿州市)。北魏还治蓟县。隋大业初改为涿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区及所辖通县、房山区、大兴县和天津市武清县,河北易县、永清、安次等县。辽会同元年 (938)改为幽都府,建号南京。

③十六国时汉置幽州,镇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 前赵置幽州,镇北地郡 (今陕西耀县); 后燕失中原后东保辽西,复置幽州,镇令支县 (今河北迁安县西); 北燕移镇肥如县 (今河北卢龙县北); 南燕置幽州,镇琅邪郡之发干戍 (今山东临沂市); 夏置幽州,镇大城 (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

④东晋侨置,治所在三阿 (今江苏金湖县东南平阿西村)。淝水战后复得汉、晋青州之地,改置幽州,镇广固 (今山东青州市)。

⑤唐方镇名。先天二年 (713) 置幽州节度经略镇守使,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天宝元年 (742) 改为范阳节度使。宝应元年 (762) 复名幽州,兼卢龙节度使。唐亡遂建号为燕。913年为晋所并。


(1)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燕指春秋、战国燕国地,即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及辽宁省一带。(2)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察郡国十,南有今河北省中部至山东省马颊河,北抵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西起河北省万全、涿鹿、易县等县,东有辽宁省大部、吉林省一部及朝鲜半岛大部。东汉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小部、辽宁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魏、晋以后辖境减缩。隋大业至唐武德初曾改为涿郡。唐时相当今北京市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永清、廊坊等市县地。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改置为幽都府,建号南京。(3)唐方镇名。先天二年(713年)置幽州节度经略镇守使,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范阳节度使。


猜你喜欢

  • 玉峰场

    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玉峰镇。清道光《蓬溪县志》图:玉峰场在“县西一百八十里”。

  • 普康县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

  • 犁阳县

    三国吴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安徽屯溪市西。西晋改为黎阳县。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歙县置,治今安徽省黄山市西北,属新都郡。西晋改名黎阳县。

  • 便水驿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里便水市。明置驿,清改置巡检。

  • 筰都县

    亦作笮都县、筰都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于筰都国置,为沈犁 (黎) 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天汉四年 (前97) 废。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北。为沈黎郡

  • 杨家楼村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三十五里杨楼镇。清光绪《萧县志》卷5《河渠志》:“杨家楼后土坝一道,长二十五丈。”

  • 宁朔州都督府

    唐置,寄治朔方县界。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唐羁縻都督府。以回纥部族置,始建年代及地域无考。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属夏州都督府。

  • 蓝里

    即蓝无里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大食诸国” 条、《宋史·外国传六》 “大食国”条均作蓝里。

  • 北顾山

    即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南史·梁宗室传上·萧正义传》:北固山“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 …… (梁武帝)登望久之, 敕曰:‘此岭不足须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乃改曰北顾”。即“北固山”。

  • 蒙雷甸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三十八里芒弄。元属木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