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济寺

广济寺

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东口。原为金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改名弘慈广济寺。简称广济寺。此后曾多次扩建。1934年1月火灾,庙内正殿及后殿烧毁大半,次年重建。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圆通殿)和藏经阁(舍利阁)等。

②又称大佛寺。在今辽宁锦州市内。明《辽东志》卷1锦州:大广济寺“在城内”。寺建于辽,后毁。清道光九年(1829)重建。有佛殿、关帝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寺西有天后宫,寺前有辽清宁三年(1057)建的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一座,塔檐已脱落。现该寺为锦州博物馆馆址。

③在今安徽芜湖市赭山西南麓。始建于唐乾宁年间。原名永清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今名。历代多次修葺,咸丰时毁于兵火,光绪时重建。殿宇依山构筑,分三重,后殿比前殿高10余米。世传寺内藏有唐至德二载(757)所铸纪念金地藏(地藏菩萨)的金印。昔时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进香,故又有小九华之称。寺旁滴翠轩为宋黄庭坚读书处。


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金末始建,为西刘村寺。元末毁于火灾,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赐名“弘慈广济寺”。1935年再次重建。占地2.3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建筑。寺内珍藏很多佛教文献和其他文物。


猜你喜欢

  • 平坝县

    1914年改安平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郭子章《郡县释名》贵州卷载:明置平坝卫,“城东南有上坝,西南有下坝,二坝既平,故云平坝。古称平原、平城亦此义也。《旧志》云

  • 养龙坑宿征

    (徵) 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置养龙坑长官司。

  • 崞县

    ①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平寇县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三年

  • 盘县

    1913年改盘州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1923年直属贵州省。1966年于盘县境内别置盘县特区。1970年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在贵州省西部,西与云南省接壤。属六盘水市。面积405

  • 龙安

    集镇名。(1)在福建省泰宁县南部。龙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00。传古时此地常旱,人们常祈龙降雨,故名。铺溪南北纵贯。森林资源丰富,有黑熊、华南虎等野生动物。名胜有燕子岩,景色绮丽,并有宋建寺院。白崖

  • 昔乖寨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昔乖寨 “在县东,蛮寨也。……宣德二年,招抚昔乖等寨叛蛮。景泰初复叛,官军进讨,破其箐前昔乖等寨。成化三年大征,官军分五路同时俱进,焚破诸蛮寨,又进破大

  • 鲁姑泉

    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2宁阳县: “鲁姑泉在县西北三十里。” 《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鲁姑泉 “西南流六十五里,入泺澢泉。又西会汶上县龙斗泉,入汶河”。

  • 巨公山

    即马鬐山。又名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六十里马丌山。《水经·沭水注》:“(浔)水出巨公之山。”《方舆纪要》卷35莒州“沭水”条下:“《志》云,浔水出州南六十里马鬐山,《水经》谓之巨公山。”即“马鬐山”。

  • 街口镇

    在今安徽歙县东南,街源河入新安江口,东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 《新安志》 卷3歙县 《镇寨》: “街口镇在南百里。” 明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歙县东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1.6万。因地处街源河

  • 太和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二》:太和镇“在射洪县南四十里。有通判驻此”。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四年(1799)白莲教“焚太和镇复大炽,成都戒严”。民国设县佐。1950年射洪县由金华镇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