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前镇

庙前镇

清置,属荣河县。故址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


(1)在山西省夏县西南部。面积125.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前,人口 2700。古名官庄镇,明代建后土庙,改今名。1953年设庙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棉花及蔬菜、水果。特产工业用沙。209国道、太三门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唐阳城墓、阳公庙、柏塔寺等。(2)在安徽省青阳县西部、九华山北麓、八都与九都两河汇流口。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前街,人口 1980。清代称慕善镇,后因在五显庙前得名庙前镇。原属九华公社。1963年设庙前乡,1964年置四清镇,1984年复设庙前乡,1993年置镇。产稻、茶叶、蚕茧、苎麻等。有石英砂、建筑涂料、竹编、制茶等厂及养貂场。为县西茶叶、苎麻、蚕茧集散地。有公路接五九公路。有清康熙、乾隆年间修建的石桥。(3)在福建省连城县南部。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前,人口 1590。因设有关帝庙,故名。1949年设庙前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松脂、香菇等。有无线电、松香、木材加工、农具等厂。为附近木材、木耳、药材集散地。有煤、锰、石灰石、钨、铅、锌等矿。厦隘公路经此。(4)在湖北省当阳市中北部。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烟墩集,人口 3000。1949年属庙前区,1958年属淯溪公社,1961年为庙前公社,属庙前区。1975年撤区,金牛、庙前、巩河三公社合并为庙前公社。1984年置镇。2001年烟集乡并入,同时将驻地由沙坝河迁至小烟墩集。巩河、楼子河分别流经西部和中部,漳河经东部。主产稻,产木梓、油桐、黑木耳等。矿产有煤、铁等。有松香、家具、农机等厂。烟远公路经此。(5)在湖南省常宁市区东南、潭水上游东岸。面积78.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庙前,人口 1200。集镇南昔有回龙庙,故名。1995年建镇。主产稻,并产楠竹、生漆。有建材厂。为常宁、桂阳两县市边境重要集市。有公路与衡桂公路相接。相传三国蜀相诸葛亮督军于此。


猜你喜欢

  • 正场镇

    即镇场镇。今为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正场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有“正场”。

  • 静塞军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

  • 建水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临安路。为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驻地。治所即今云南建水县。明代为临安府治。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为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大理阿僰部为建水州,治今云

  • 石沛桥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石沛镇。民国《全椒县志》卷1:石沛桥街“距城二十里,街长半里许,俱市肆”。

  • 黄沙戍

    唐置,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元和志》 卷39达化县: 黄沙戍 “在县东六十里”。后废。

  • 武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南武平。清顺治十二年 (1656) 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治今福建省武平县西南武溪。属汀州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

  • 三毫

    《尚书·立政》:“三亳阪尹。”《太平御览》卷155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南谷熟,为南亳, 即殷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 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 即盘庚所徙者。”就今地而

  • 广德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广德军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广德县(今安徽广德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地。明初改为广德直隶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广德军置,治广德县(今属安徽)。属江浙行省

  • 千秋峡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条下:“《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大融江经此,风水相搏,涛色如银,名曰银江。”又称笔峡。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

  • 斜谷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即褒斜道之东口。《续汉书·郡国志》: 武功县有斜谷。《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228) 春,“杨声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 (234) 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皆此